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2008年4月20日至28日,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本次北京车展是目前国内历届车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展览会,参展车型超过890台。车展期间,我们采访了大众汽车集团总裁文德恩先生:

记者: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能够突破1000万辆,我想问一下文德恩博士,突破1000万辆对于中国市场来讲意味着什么?我们还知道今年大众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要达到100万辆,大众对此有什么战略上的考虑?
文德恩博士:我们今年市场份额目标是19%,如果按照现在轿车市场的情况,要达到19%的话,我们一定要卖过100万辆车才可以。
我们所发布的大众全球集团的2018年战略,会在集团九个品牌里面实施。2018战略包括四大部分,一个是销量要达到一个目标,第二是经营的结果要达到的目标,第三是顾客的满意度要达到的目标,第四是我们大众集团员工对这个公司满意的程度应该达到一个目标。
我刚才所说的2018年战略的四点,包括我们的销量,包括我们的经营结果,包括用户的满意度和我们成为最吸引人的公司方面,集团都设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九大品牌也会执行,(现在还是在八个品牌如大众、奥迪等中执行),第九个品牌斯堪尼亚,暂时还是自己的销售计划,但也会很快纳入到2018计划当中。
这些目标将在各大区的全面执行,比如在中国区当中也要制定自己的2018年战略。范安德告诉我说,集团里面规定他们2018年做到的事情,他们要提前实现。
刚才您说我们在大众中国战略有没有什么新的重点和举措,在汽车展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我们为中国市场特意设计的两款全球首发的车,我相信这两款车在中国市场会非常的成功。另外前天我们和上汽、上海大众一起在南京举办了一个庆典,庆祝上海大众第四个工厂在南京开业,这个工厂以前是南京菲亚特的生产基地,但5月5号开始已经开始生产我们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志俊第一辆车。去年夏季我们在成都为捷达第一辆成都下线的车举行了庆祝仪式。两年前我们在中国成立了最先进的发动机工厂。我们现在也既将把最先进的DSG变速器带到中国生产,而且我们在长春和上海的汽车生产产能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些举措都是我们大众在中国业绩的表现。
总结一点就是,对我们德国大众集团来讲,中国是一个最重要的全球市场当中的一分子,大众在中国应该提供最好的产品,这些产品应该有最好的质量、满足最高的安全标准,他们应该是节能的、环保的。过去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市场,对产品节能环保的要求不高。但是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我们应该像对西方先进市场要求一样,要求我们两家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最先进市场当中一个组成部分。
我每次自己带经理们试驾车的原因,就是想自己体验一下向顾客销售产品的具体情况,亲身了解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我在驾驶的过程当中,不仅试了我们现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生产的新产品,而且也试了我们在这两家公司当中还在生产的老产品。我们还试了其他竞争对手的车。我跟我们所有的员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对手就是日本丰田。
记者:您不担心两款技术含量比较相近的新车(新宝来和朗逸)他们之间会互相竞争吗?还有,我们看到广州本田推出了合资企业自有品牌,而不是本田的品牌。大众来中国已经很长时间了,合资企业都有很强的实力,是不是将来也会推出一款合资企业自己新的品牌,而不是大众的品牌?
文德恩博士:虽然是两种车的技术含量和平台类似,但我们在顾客前面所展示的是完全不同的造型,他们针对的用户群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相同之处在于都拥有非常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这是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所有车型都要遵循的标准,我们把新宝莱特别设计成为比较有运动感,定位给比较追寻地位,比较追求运动感驾乘的用户们。朗逸针对的用户群则是住在城市里面,特别是亚洲地区城市的精英,他们以汽车为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针对用户调查反映,无论先生们还是女士们都非常喜欢这款车型。
今天我们还不能够给各位宣布这两款的价格,但我可以跟大家透露的是,不管是新宝来还是朗逸价格会非常有竞争性,定价在A级车市场当中的中心地带,我们相信这两款车可以占领这个级别车市的很大份额。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中国合资企业会不会有自己的品牌?我要区分一下,合资企业,也就是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他们自己已经进行了很多自主开发的工作。我们大众集团在过去就非常支持他们,在今后也会不断的支持两家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工作。
我还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下我对于品牌的理解,以及品牌重要性和它在中国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跟中国合作超过了20年,当初我就跟一汽开始合作生产奥迪100。基于20年与中国伙伴的合作经验,我形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准确感觉。那就是我在世界上还找不到其他一个市场和国家的用户这么追求品牌,而且是追求真正的品牌。对我来讲,大众集团在中国一直在不断的努力,今后也会努力开展的工作就是把大众、奥迪和斯柯达品牌,经营好、管理好、维护好,让所有的顾客一想到大众车、奥迪车,就会相信在这些车的技术、质量、安全性在中国和在美国、德国甚至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产品品质是一样优秀的。我们在不断努力提升品牌形象过程当中,不仅要维护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已经生产的产品的品牌形象,我们还要利用大众集团不在中国当地生产的,而是进口车,比如说我们奥迪A8、奥迪TT等这些进口车来提升这些品牌的形象。我们要让所有中国用户都有机会认识到,无论是买中国合资企业的产品,还是买进口这部分的产品,所得到的品质都是一样的,无论他买的奥迪、大众,还是其他大众集团其他产品。
记者: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非常关心车展,同时也应该非常关心马上要举办的奥运会,大家都很清楚在西方媒体最近对奥运会提出了抵制的声音,我想大众集团也在本国受到了抗议者方面的压力,作为大众的掌门人,您怎么看西方媒体抵制奥运的声音?
文德恩博士:首先,大众集团、大众集团(中国)支持2008年奥运会。作为2008奥运会的中国赞助商的协议,是2004年达成的。我们对于奥运会的赞助,特别是作为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在奥运会召开期间提供车辆服务的支持,另外应几个国家的要求,在火炬接力当中,为中国境外要求提供火炬接力交通工具的国家提供赞助。我知道中国媒体朋友和西方媒体朋友观点都不一样,但在全世界经常是这样,对一件事情媒体有不同的观点。我希望随着奥运会越来越近,大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本身。
记者:在新能源上大众有什么新的开拓?
文德恩博士:我第一个要告诉大家的是,没有一条平坦的金色大道在这方面等着你去走,而且在新能源方面,也不是只有一条路在等着你去走。第一个可能性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就是提高电池的功能,我相信我们在不断开发电池,提高功能的情况下,有一天这个电池可以一下子让车子走上200公里。这种车子比较适合的地区大家都知道,比较适合城市内部。有的人说,电来驱动的车的能源从哪里来的?一个是从再生的能源当中,有的是从核能当中取得,另外还有一些传统的电站,我说的这一段是电来驱动的电动车。
第二大家非常关注就是燃料的电池,燃料电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技术上怎么样让它稳定。
第三是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第一相对来讲比较贵,第二在城市里面用混合动力有优势,但在郊外优势并不明显。
第四是不断挖掘现有内燃机的功率,既提高传统的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功率。
最后就是对传统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化。特别是在原油消耗,比如减少摩擦,减轻车身重量,或者使用其他的材料,比如实现可替代的塑料件等等,都可以使我们在柴油机和汽油机不断的优化。我们知道现在原油供应很紧张,燃气供应也很紧张,我们正在考虑柴油发动机有什么另外的可能性。
记者:大众汽车集团在发动机排量走小型化道路,这是不是应对减排的解决方案?
文德恩博士:在四年前,我们就开始把我们的发动机做小,并且做的稍微轻一点儿。所有这些发动机现在都是全铝的发动机、直喷式的发动机,带一个,或者带两个涡轮增压。在同类竞争产品当中,是最先进的技术。它的优势在于,由于采用直喷的技术和涡轮增压的技术,转速可以带的很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它的动力,这就是我们采取的有目的要减少排放的措施。但是我们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使用的这些技术保证了我们顾客在驾驶当中不丧失驾驶的乐趣,一方面减少排放,另一方面使客户不要因为小的发动机而丧失了驾驶乐趣。
记者: 我们今天看到两款新车,这种政策是否会延伸到大众其他级别的车辆?比如现在是A级,会不会向下到A0级?
文德恩博士:今天发布的这两款车是中国和德国合作的结晶。德国大众工程师和中国合作伙伴的工程师在20年合作以后,他们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里程碑,为针对中国市场来开发具有大众DNA的产品。安全性、质量、品质等等这些,在这两款车当中也有,在其他的车当中,在全球都有。这两款车显示了合资公司当中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你刚才也问今后这样的政策会不会往上或者往下延伸,我们并不是定下来B级车要比A级车小,而是把这两家合资企业纳入德国大众全球的开发体系当中,现在已经是这样子,上海大众还签订了这方面框架协议,我们德国大众可以让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承担一部分任务,这可能是大的车,级别大的车,也可能是级别小的车。
我们至少因为这一步,把我们针对这两家合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开发,至少比竞争对手提前了十年。如果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当然可以在今后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多地参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开发能力。
二十年以来,我们向大家展示我们这两家合资企业有能力造出很好的车,用这两款新车向大家证明了,我们两家合资企业可以开发出很好的车来,我们也相信德国大众会不断把一部分技术开发的任务放在这两家合资企业当中进行。比如说在上海生产的帕萨特,车身就比在德国生产的要长,在中国投放的奥迪A6车身比在德国本土的长和大,这些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改变,我们仍然会在两家合资企业当中继续。
记者:全世界都知道大众在和丰田竞争,根据整个全球发展局势来看,对大众很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中国市场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现在能不能谈谈北美市场?
文德恩博士:中国我也不想说了,大家非常了解大众在中国的市场。我们也有在北美进行生产,现在我们在北美有一个生产地就在墨西哥,每年大概生产45万辆到50万辆,大众集团正在计划扩大在北美区的产量。要提高在北美区的产量和产能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要建第二个厂,或者建第三个厂,而是在生产过程当中,要走一条新的道路,这种新的道路就是要在当地本土采购重要的零部件,以及这些零部件当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我想给大家再说的清楚一点儿,大家就知道我在指什么了。
我们现在在品牌上使用的重要零部件,主要在德国做完,然后运到美国市场或者中国市场。我们新的模式要求不是把这个零部件做完运到当地市场,而是原材料本身就应该在美国市场或者北美市场采购,在当地浇铸,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链增加的部分也在当地市场当中可以发生。所以我们对将来包括在中国配套体系的要求,并不是仅仅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配套体系,而是要有策划原材料的配套体系,包括钢、塑料、浇铸的工艺。这是在产品生成当中要改变的地方。
第二就是把美国销售公司的总部从原来的地方搬到华盛顿去,无论是改变美国销售的战略,无论是大众品牌,或者是奥迪品牌,我们会在美国市场增加越来越多的专有的销售奥迪和大众品牌的经销商。
第三当然是我们的产品,要针对美国市场用户的要求,提供一些专门针对美国市场用户要求的车型。
记者:中国汽车现在是德国大众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但我们看到南京分工厂生产的是比较落后的车型。如果中国是第一大市场的话,是不是应该把最强的拿到中国研发,是不是应该改变对中国的观念,因为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文德恩博士:我要区分一下,我们决定把Vista放在在南京的生产基地生产。这是第一个放在那里生产的产品,但正好是一个老产品。第二,我们仍然坚持我们要在中国投入最新技术的方针政策,不仅是最新的整车技术,包括最新的零部件技术,包括EA888发动机是我们全球最先进的驱动技术。另外我们大众集团最先进的DSG的发动机,会在中国市场生产。DSG的技术,双离合变速箱是我们大众在全球独有的,也是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变速箱。当然我今天无法把即将出产的产品拿出来给你,如果能谈到产品的投放,第一间隔的周期肯定很短。第二就是投入的都是大众在全球最新的产品。
记者:大众现在有一个2018计划,想请您具体谈一下,同时这个计划当中中国有没有详细的战略?
文德恩博士:我再跟大家说一下2018战略有四大部分,有销量、经营结果、提供最佳的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公司四大组成部分,我们各个品牌都在执行2018年的目标,包括大众、奥迪、大众商务车、西亚特等,还有斯堪尼亚,每个品牌都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各大区都要执行,比如在中国,范安德很清楚2018年要达到什么目标,甚至他提出要提前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