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检测车辆集成 汽车制造 检测 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商 Opel 公司的 Figueruelas 工厂内,RFID识别系统的移动式数据载体一直随同汽车移动,从金属板压制到最后总装。这将可以确保车身不会在出厂之前在生产线上发生交通堵塞情况。
当享利•福特(1863~1947)的一种 Model T车款(黑色车身、四轮和发动机)下线时,物料流和生产过程仍然相对比较简单。今天,汽车制造商不会仅仅提供各种车款,因为购买者拥有个性化的需求。
汽车制造商借助于难以限量的车款和附加设备来满足这种需求。生产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应对小批量生产到类似的单组设备生产,并且从本质上讲需要实现自动化,同时与大批量生产实现均衡发展。参考实例与实际状况之间不间断的信息流与持久的比较对于正确分配零部件/组件和装配出“梦幻车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Opel 公司正在基于西门子开发的一种 RFID识别系统建立自己的系统:这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连续不断的信息流。
今后,生产线中的每一部 Opel车都将配有一个电子牌照。每部汽车都将由生产规划部分配自己的独有数据,然后下载到识别系统的移动式数据存储器中(MDS)。一旦首部面板离开焊接车间,RFID就粘贴到车身上,后者将最后组装成形。数据载体只有在车身装配完成且准备喷漆时才从车身拆卸。这可以更换为一个高性能的32 kbyte 存储单元,其中存储的数据可用于最后组装。
连续进行车辆监测每个装配站的读写设备都会询问车辆特性,并将信息传送给组装机器人控制设备。从存储器到读写设备的数据传输能够高速实现。这种信息可以使用读写设备上的一种静态天线进行感应式传送。不过,由于数据交换是双向进行的,所以,不同于其它识别系统。能够进行数据更换,或者,在每一个工序之后,操作人员或者机器人能够输入监测和质量数据。这允许连续一致地将生产情况形成文件,因而能够促进质量监测和质量保证。
不间断生产在一个基本实现自动化的环境中,小事故和故障在所难免。尽管如此,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存储在粘贴于车辆上的 MDS中。当通信系统或计算机主机发生故障时,生产线上的交通并不是非得完全中止不可。单独的装配站及其读写设备基本上都是自主设备,因而某些生产区域仍然能够继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