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新技术带来“二次污染”?
虽然零油耗零排放的电动车成为当前车厂追求的技术主流,但有专家提出质疑,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其废旧电池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怎么解决,是研发方还是厂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技术能解决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现在厂家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每公里的使用率。
在厂家看来,选择哪种技术更多是依靠自己的研发实力和所依托的市场情况。燃料电池在节能排污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解决技术的时间,比对纯电动车进行产业化更长一些。这两者在节能排污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政策缺失阻碍新能源市场化
对于中国汽车业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发展规划上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表示,未来发展的动力选择的问题,可能现在从政府来讲,还没有完全看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还是鼓励多种动力一起研发。
但在国家持观望态度的同时,也带来新能源和新技术研发政策的缺失和标准的不确定性。
在国家没有出台汽车新能源运用和新技术标准之前,盲目发展这些技术具备一定风险。国内自主品牌都研发出甲醇燃料汽车,但是在当前国家政策不明朗、燃料标准未出台的情况下,甲醇燃料汽车的市场化就不可能。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去挖掘现有发动机的技术潜能,提高其燃油效率是。
广州LPG公交车的启示
“广州使用液化石油气(LPG)公交车的这些年,在环保问题上治标不治本。”广州新穗巴士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透露。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随着福田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广州市投入商业运行,LPG公交车的劣势暴露无遗。
2003年下半年,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牵头,在当地推广使用LPG公交车。从那时起,围绕LPG公交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2008年初,广州市几家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公开对LPG车的环保性能提出质疑。不仅如此,累计投入的20亿元车辆改造费及运营费、维护费,让这几家公交企业由微利变成巨额亏损。
到目前为止,广州已有近7000辆公交车和1.6万辆出租车完成LPG改造,分别占公交车、出租车总数的80%和100%。“当初推行LPG车到底是对是错,我们已不想追究。毕竟在推行初期,广州公交车‘冒黑烟’的状况大为改观。我们最关心的是,今后广州公交系统清洁能源的应用方向。”新穗巴士的那位负责人说。
根据广州市交委的说法,从2003年到2007年,广州公交车平均单车百公里气耗已从83升下降到65升左右,降幅达21.7%,广州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总量分别减少45%、40%和20%。LPG公交车保养费用高的问题,已通过财政补贴和科技攻关等方法解决。
对此,新穗巴士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LPG的单价比柴油低,但LPG车的单位能耗明显高于柴油车,总燃料成本高于柴油车。而且,LPG发动机的零部件采购费用也高于柴油机。“虽然LPG公交车排放的可见颗粒物比柴油车少,但是其他有害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比较高。”他说。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我国在实施燃油税后取消了养路费,但LPG并没有纳入燃油补贴范畴。虽然政府承诺会控制气价,并且不定期给予补偿,但无法形成对LPG公交车的长效支持机制。“全国LPG公交车的数量较少,政府不可能根据广州的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他说。
2008年1月,广州一汽巴士公司将3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运营。几个月下来,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展现了良好的环保及燃油经济性能,与LPG公交车相比,节约燃料成本40%,尾气污染物减少25%。“我们应用混合动力公交车后,每辆车的百公里燃料消耗成本降低120元以上。”新穗巴士负责人说。据内部人士透露,当地几家公交公司都希望借推广新能源汽车之机改变使用LPG车面临的窘境。
然而,广州市相关部门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途径传递了同样的信息:继续推行LPG公交车。广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继续推广LPG公交车,即使推广混合动力车,也要选择气(LPG)-电混合动力车。“做任何一件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他说,弃用LPG带来的系统改造升级需要更多的投入。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也表示,目前,混合动力公交车面临的技术问题尚未全部解决。经过专家论证,LPG车是适合广州的。假如以后有更成熟的技术,广州会考虑应用更好的清洁能源汽车。广州市交委副主任刘卫则明确说,广州仍将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公交车工程,抓紧进行剩余1000多辆柴油公交车的LPG改造工作。
附:LPG的优劣
LPG是在提炼天然气和石油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车用燃料的一种,LPG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2003年,广州推行LPG公交车时,有媒体做了这样的报道:现场检测车辆最后经确认提取的数据为80辆,检测数据均优于国家和北京等城市的限值。如:CO(一氧化碳)的排放接近0;HC(碳氢化合物)在高怠速时仅有北京《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的34.5%,怠速时也仅有北京标准的41.6%;NO(氮氧化物)实测数据的绝对数值也较低。
LPG净化处理后,有害物质的含量比汽油、柴油少得多。由于它燃点较高,不易产生火灾事故,比汽油更加安全。
虽然LPG使用初期,大大改善了广州市公交车“冒黑烟”的现象,但是时至今日,LPG的环保性却受到了诸多环保人士的质疑。
相关资料显示,氮氧化合物聚合带来的臭氧还原反应和烟雾,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少量的氮氧化合物能使一张白纸快速变黄。近期,有研究学者指出,LPG燃烧时产生的水银比汽油等燃料都要高,虽然汽车排气中含有的水银不会马上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如果不断积累在体内,将会导致中毒,对健康产生致命的伤害
广州市推行LPG引起质疑的一个原因就是加气困难、气价较高,而且对LPG的优惠措施、补贴政策不完善。在部分发达国家,LPG车辆的制造与应用却比较成功。
LPG车保有量较大的韩国,政府部门通过调整税收等手段拉大油气差价,气价大约相当于油价的50%。在日本,每升LPG的价格也只相当于汽油的50%~60%。
美国拥有的车用加气站,占全部加油站数量的3%,达到近5000座。相对CNG加气站高昂的建站成本,LPG只有它的1/5。并且美国的LPG加气站建站及经营还会获得政府的补贴。
在欧美许多国家,政府对LPG车辆的改装和购买都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澳大利亚还免除了LPG燃料的消费税,以及LPG车辆的购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