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 正文
国际油价高逼汽车企业创新 中外车商豪赌新能源
转载 :  zaoche168.com   2009年01月16日

在国际油价冲高140美元的当下,再没有人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出质疑。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2000.7亿桶,可开采40.6年;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79.83万亿立方,可开采65.1年。人们不禁要问,50年后,汽车用什么动力驱使前进?

 

现实的情况是,在华推进发展新能源汽车,跨国巨头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金白银地砸入大笔投资。通用、丰田、本田、大众都拿出了自己最新技术,欲在这块处女地上分一杯羹。

 

更为可喜的是,国内车企这一次并没有作为“跟随者”的身份参与这场游戏,而是以“创新者”的角色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或者他们已经明白,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是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绝对反击的绝好时机。

 

跨国巨头抢占先机

 

记者从丰田汽车了解到,丰田是第一个在中国推出混合动力的企业,2005年年底普锐斯开始在国内组装生产,并于20061月开始在中国销售,目前生产的普锐斯已是其第二代混合动力产品。

 

而去年年底,通用汽车CEO瓦格纳专程来到北京,并宣布在华投资2.55亿美元,建两个新能源研究中心,并将在未来5年内,和上汽共同向清华大学投资5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中国车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今年5月,上海通用别克的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获得国家发改委“准生”。

 

大众汽车也宣布,将凭借最新的FSIDSG技术,2010年前将把在华生产车辆的油耗和排放量削减20%以上。同时,燃料电池是大众汽车开发新能源动力的又一课题。与同济大学合作,计划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展示燃料电池车辆。上海大众的帕萨特燃料电池轿车也在今年5月获得国家发改委“准生”。

 

自主品牌凸显机会

 

记者了解到,2006年底,为持续推动我国清洁汽车的发展,科技部启动了“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目前在混合动力方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奇瑞汽车、吉利集团、长安集团等多个汽车企业都已开发出相关车型,其中长安集团混合动力MPVCV11已经下线,即将实现产业化。

 

在燃气汽车方面,已有一汽、上汽、奇瑞、东风、吉利等近10个厂家的数十款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比亚迪公司在电池综合性能开发上已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电动轿车电池寿命、快速充电、续行里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轿车整车上也解决了最高车速、加速时间等技术难题,为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此外,上汽集团也联合国家电网公司成功开发出了电动客车,目前10825路电动公交车已经在上海成功上线运营。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