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造车网二级技术页面 正文
汽车保险杠PP塑料涂装
转载 :  zaoche168.com   2009年02月04日

聚丙烯(PP)是热塑性塑料中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各种塑料之首,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尤其在汽车工业、器械、家电方面消费量正快速增加。20世纪末世界每年在汽车领域的消费量达45t之多,再加上PP在型材、片材、板材和薄膜,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02年之前PP的年增长率保持在7.5%,在发展中国家,PP的消费量年增长率将是发达国家的两倍。随着家电行业、汽车行业、玩具行业生产线的增多,与其配套的PP塑料零部件的涂料和涂装工艺大量推广和应用。

 

由于PP的特征在于其结晶度高、耐溶剂性强、表面极性和表面能低,涂膜难以附着,再加上PP塑料的多品种化,因此PP塑料涂料及其涂装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现所研制的保险杠用PP塑料底漆有两种:一是未经改性PP塑料用涂料,选用氯含量24%25%氯化PP,加入适量的增塑剂作为底涂,配套双组分;二是改性PP塑料用涂料,配套面漆用双组分聚氨酯体系。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及配方

 

1.1.1 未经改性 PP 塑料底漆配方(见表1)

 

 

1 未经改性PP塑料底漆配

 

1.1.2 改性 PP 塑料底漆配方(见表2)

 

 

2 改性PP塑料底漆配方

 

 

3 面漆配方

 

1.2.1 底涂生产工艺

 

将配方量的氯化PP或改性氯化PP投入配料缸中,在不断地搅拌下,加入混合溶剂、增塑剂、助剂,连续中速搅拌10min,过滤包装。

 

1.2.2 面漆生产工艺

 

将配方量4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加入配料缸中,依次加入湿润分散剂、颜料及溶剂后,中速分散 20min,上三辊机研磨至细度10μm以下,然后再按配方量依次将剩余丙烯酸树脂、流平剂、消泡剂、稀释剂加入,充分搅拌后,将其过滤包装。

 

1.3 性能指标

 

PP底漆性能指标见表4

 

 

 

4 PP底涂的性能指标

 

配套面漆漆膜性能检测结果见表5

 

 

5 面漆性能指标

 

2 结果与讨论

 

2.1 基料的选择

 

对于底漆根据PP塑料的性能,选择了不同氯含量及不同树脂改性的氯化PP、丙烯酸树脂、纯氯化PP树脂进行对比实验。对比不同情况下漆膜的附着力结果见表6

 

 

6 不同情况下漆膜的附着力对比/

 

从表6表明,纯PP塑料以氯含量为24%25%等规氯化PP为佳,氯含量增加降低附着力,对于改    PP,相对纯PP来说增加了极性,因此以马来酸改性做底漆为佳。这也极为符合涂料基料与PP结构相似附着力好的原理。

 

2.2 增塑剂的选择

 

同时,选择了不同的增塑剂做成的底漆和面漆配套后的对比实验,见表7

 

 

7 增塑剂对漆膜附着力的影响

 

从表7表明,选用H-08增塑剂为佳,因以DOP做增塑剂的涂膜在放置后,附着力下降,有迁移现象,不适于在此类漆中使用。

 

2.3 溶剂的选择

 

根据对树脂的溶解性和喷涂时挥发速度的许可,我们选择较低沸点的酮类和苯类做PP底漆的溶剂。

 

2.4 面漆树脂的选择

 

选用高羟基含量、高耐候性丙烯酸树脂加改性树脂以提高其表面状态及其干燥性。对羟基树脂做了大量的筛选,见表8

 

 

8 不同羟基树脂对漆膜物性的影响

 

8表明以BS-1树脂为最佳,溶剂选用苯类、酮类和酯类的混合溶剂溶解效果好,挥发速度适用生产线。

 

3 喷涂工艺

 

选用两涂一烘的方法进行上线喷涂其工艺:底材用白油擦拭→吹干→静电除尘→喷底漆→(间隔 3min)→喷面漆→流平→进烘道→(6070 ℃,3040min)→下线。

 

喷涂底漆厚度在 (58)μm2min后喷涂面漆,溶剂挥发要快,否则影响附着力。

 

喷涂面漆厚度在 (3035)μm,溶剂的挥发速度要适中,否则产生漆膜弊病。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