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振兴汽车工业的最佳选择是促进普及
转载 :  zaoche168.com   2009年02月13日

振兴汽车工业的核心同样也是刺激消费,刺激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其中核心是刺激汽车的普及。

 

1、乘用车增长出现疲态-高端高增长、低端地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商用车已经是世界大国,而乘用车近几年也是高速发展,逐步成为占据7成份额的汽车市场主力。但从06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发展逐步出现疲态。高档豪华车高速增长,小排量车出现低增长,微型车出现负增长。

 

2、乘用车普及受阻-是高端高增长、低端低增长的核心

 

02年乘用车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以来,乘用车市场高增长车型的变化极为迅速,02年的夏利为销量明星,03年以来赛欧千里马成为高增长的黑马、05年的伊兰特、凯越领军地位形成,07年的福克斯、卡罗拉等高档中级车成为消费热点,08年的CRVSUV车型表现突出。与此同时06年以来微型车的负增长持续出现。形成典型热点车型逐步上移,高端车型高增长、低端车型低增长、小排量负增长的中国特色。

 

面对乘用车市场不断高涨的消费升级浪潮,乐观者说中国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消费档次升级趋势强烈。

 

而我则感觉悲观-中国最广大的普通消费群体并未有效地跨进汽车消费的门槛,中国私车普及未老先衰。

 

全国乘联会及时发现这一问题,指出小排量的危机是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最大危机。提出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现状,改变微车负增长的危险局面。

 

3、促进普及是振兴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全国乘联会指出,小排量的危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危机,其包含内容广泛。其中促进汽车普及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机会。

 

前两天我在“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文章中指出,未来中国汽车销量增长有巨大的空间,未来3000万台/年是有机会的。结果有很多人反对,这样的反对很正常,已经持续很多年。

 

中国的轿车可以解释为“轿子 车”,是富贵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出现反对汽车普及的种种理由,资源、道路、环境等都成为合理的解释。但如果考虑到所有的发达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均超过0.5/人的水平,中国的13亿人口应该有多少保有量为合理,保守的说4-5亿台汽车并不为过。如果说资源、土地等限制,那就看看日本和西欧小国的汽车保有水平把。中国经济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应该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汽车普及水平提高就是核心标志。

 

4、中国汽车普及现状不合理

 

城乡居民的汽车普及意义重大。中国的特色是大城市的汽车普及率高,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汽车普及率低。而真正需要汽车的反而是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毕竟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极为便利,地铁等高投资的公共交通体系只有大城市才能实现。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公共交通体系很难有效覆盖,汽车普及的意义重大。

 

但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期,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农村居民更别提。因此出现大城市高普及、小城市低普及、农村未普及的特殊现状,这与中国未来的汽车普及格局完全相反。这个现状与未来的巨大反差的格局就是振兴汽车工业的最大的机会。

 

5、汽车下乡就是重大突破

 

中国的城乡差距是极其巨大的,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前期开展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次温总理提出的汽车下乡是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思想突破和行动突破。我们期待着微客和轻卡下乡取得多重效果。

 

6、轿车不能下乡是最大遗憾

 

但此次振兴汽车产业规划中的“汽车下乡:也有遗憾—农民似乎被打上烙印-只能支持普及微客和轻卡,不能普及轿车。难道是轿车档次高、农民档次不够?轿车不能进入农民家庭?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