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 正文
应加强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的管理
转载 :  zaoche168.com   2009年04月06日

  我国汽配行业目前存在大量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最新调查显示:56%的中国汽车用户在其车辆上发现了仿冒产品,近三年,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汽车约占事故车辆的13%。仿冒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形象,所以,加强我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管理刻不容缓。

  一、中国仿冒产品充斥国外市场

  美国机动车和设备制造商联合会不久前公布了一组数据:每年有数百万仿冒汽车零部件进入美国,其中中国的仿冒汽车零部件占75%,仿冒汽车零部件每年给企业造成120亿美元的损失。其国际事务主管布莱恩·杜根称,过去两年中国的假冒零部件数量迅速上升。他表示,除了使正品生产商蒙受损失之外,假冒零部件还会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这些部件一旦失灵,正品生产商还有可能因此被告上法庭。据了解,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用锯末或纸板压制而成的制动片、用廉价的普通油染色后伪造的制动液、不具防震功能的汽车玻璃、翻车容易泄漏的假冒油箱盖和填满破布的假冒机油滤清器等来自中国的仿冒品。为此,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2006年6月在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并且在这一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其理由是:中国仿冒汽车零部件品质低劣,若不知情的消费者买到有仿冒零部件的汽车,将对消费者本身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仿冒汽车零部件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正常出口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二、巨大的价格差使仿冒产品得以生存

  假冒配件横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正牌与假冒配件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假冒品价格只是正品的1/31/4,甚至假冒品刹车盘的价格还不到正品价格的1/6,同一“品牌”产品的差价可以超过200元。汽车假冒产品大多集中在汽车售后市场。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混乱,据统计,中国仅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就有5000家,没有登记的多达几万家。由于国家监管不力和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使汽车零部件企业遍地开花。这些仿冒产品厂家大多是民营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规模小、体制灵活、价格低廉、对市场需求反应快,在售后市场很有竞争力。
  仿冒汽车零部件除了在国内市场流通外,还出口国外,带来了极坏的国际影响。然而,正品配件价格高的现象若得不到改善,冒牌配件就会将像盗版影碟一样屡禁不止。

  三、处罚过轻是假冒产品猖撅的原因

  在当今汽配市场上,汽车上的每一零部件几乎都可以找到仿冒品,整个汽车可以用仿冒零部件组成;几乎所有汽车品牌的配件都有被假冒的经历。有九大品种为主要“被仿冒对象”,它们是:三清三滤、保险杠、灯具、用电器、线束、刹车片、火花塞、高压线、雨刮片。据统计,目前所谓进口丰田车的配件有30%-40%是假冒的,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据了解,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大众公司,其配件市场有2/3为假冒零部件产品,每年给厂家带来损失达十几亿元。

  假冒汽车配件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直接假冒知名厂商的商标、厂名厂址或厂商指定的零配件供应商;二是制假人虽然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标和厂名厂址,但产品上却标注知名厂商产品的零件编码,由于这些零配件是专用不可替代的,所以这些产品仍具有假冒性质;三是有些汽车零配件干脆无厂名、厂址、商标,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仿冒是造假者快速进人市场的主要途径。而模仿的形式从单纯模仿产品的形状、颜色、包装,到模仿产品的商一标和名称乃至厂家名称、地点,几乎无所不包。牟利是他们的主要动机。

  假冒汽车零部件给各大厂商带来极大的麻烦,东风集团等企业每年在打击假冒汽车零部件方面、花费数百万元,但收效甚微。虽然国家对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设置加大了惩罚力度,对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可以判处死刑,但对生产假冒汽车零部件这种有可能间接致人死亡的行为仍然处罚过轻,这也是汽车配件市场假货猖撅的原因之一。

  四、跨国公司“专利战”的威胁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如果‘世界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假冒伪劣商品,这种依赖性恐怕一点儿都不可靠,相反还会成为对你实行经济制裁的理由”。目前,我国正在面临大型跨国公司“专利战”的威胁。据了解,国外大型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在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博世公司的专利总数为8394个,电装为7 194个,法雷奥3927个,德尔福1255个。国外公司已开始收集国内企业侵犯其专利权的证据,随时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发起冲击。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众多欧洲名牌正酝酿起诉中国零售商侵权,为避免即将到来的大量司法追究活动,欧盟提议与中国政府高层达成零售商品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
 
  当前,中国零部件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挑战,零部件出口必须经过国内外海关以及出口所在国知识产权三道坎儿。对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从4个方面规避出口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一是清理自己的家当;二是真正重视产品开发;三是了解出口所在国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四是将知识产权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五、保护知识产权出路何在

  现在,汽车零部件造假的技术越来越高,真假识别越来越困难。仿冒品从表面上看几乎与正品无异。很显然,只有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与汽车企业合作,用更严厉的手段打击造假者,才能整顿市场秩序。目前国家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作为受害最深的整车企业更是不遗余力。但是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对假冒零部件企业侧重于一次性惩罚,而不是从制度上引导企业走上规范生产、品牌经营的道路,同时地方政府受地方利益驱使,通常也会对这些企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所以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因此,建立我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专利技术本身是一种投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中心研究员龚家骅认为,尽管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专利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专利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它的实际审查是由社会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接近于登记制度,因此是不稳定的专利权。而与之相对,博世、德尔福等跨国公司的专利大部分是发明专利,含金量比较高。作为汽车产业大国,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量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位不相称,在知识产权方面我国零部件企业无法与国外相抗衡。

  业内人士认为,如何杜绝当前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仿冒现象,维护我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除了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规范外,企业也要将树立品牌与企业整合同步进行,零部件企业应当加快整合步伐,特别应该更加重视培养、扶持那些初具规模的企业,让其打造自己的品牌,逐渐走向正规,尽快形成品牌的规模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2005年5月,由商务部委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开始正式构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信用体系,当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咨询部主任赵丽丽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是为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战略搭建公正、权威,层次高、功能强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用认证标准建立信用调查和认证考核、规范市场秩序,向国内外市场推荐优秀品牌,让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空间、自动退出市场。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