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由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汽车电子行业高层论坛(aes2009)把主题定为“汽车电子助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车间通讯与导航、信息娱乐则是今年aes的主要技术话题。不过,对进入汽车电子市场的本土公司来说,先行者们给了善意提醒: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缩小差距加快本土参与进程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王钲强以“整车企业对汽车电子技术与供应链考虑”为题指出,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约9200亿,占汽车工业总产值42.7%。其中,17%的外资企业创造了41%的产值,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基本上都由外资控制。如在高压共轨/汽油直喷、自动变速箱/ecu电脑等关键部件都需进口。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能够做车上所有电子产品的公司,众多厂家急功近利做后装娱乐系统与一些单独产品如倒车雷达等。少数进入核心领域的国内厂家也仅是在研发阶段,尚不具备量产乃至商用能力。王钲强认为,目前国内零部件厂商与整车、系统厂商缺乏沟通,也没有形成一个交流平台,尽管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但诸如园区、孵化器等形式成效并不突出。
我国整个行业研发经费为49.7亿元,仅占销售收的0.66%。而博世一家就投入了36.78亿美元,占其2007-2008财年收入的10.2%。王钲强说,“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汽车电子水平的差距并不是只落后几年而已。”王钲强表示,中国要想在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必需消化吸收与原始创新相结合,如目前国内业者在安全气囊、can车身总线技术的开发已相对成熟领域就需要去实现自我创新才有竞争力,耐不住寂寞的公司想在汽车电子领域有所建树是很困难的。
国内业者进入汽车电子核心领域确实是现在进行时。据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监樊晓松介绍,上汽集团与上海汽车共同今年初投资成立的上海捷能,专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上海捷能希望依靠上汽技术中心的整车开发能力,并紧密联合上汽供应商体系进行电驱变速箱技术的产品研发,打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驱变速箱研发、制造和应用体系;同时,将通过广泛合作,开发电池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和其它配套零部件;并开展支撑上述服务和产品开发的新技术研发。
樊晓松表示,在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上海开发新能源汽车号召下,由上汽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发展而来的上海捷能,以自主开发能够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驱动技术的油电混合和纯电驱动核心产品技术为己任,目前已有40多人的研发团队首先开发出了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并成功在20辆北京奥运会专用车上得到应用。另外,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上也会有100辆专用车。根据计划,2010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将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市。樊晓松透露,近日上汽已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协议,上汽将向2010年世博会提供包括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4大门类近千辆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