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威孚高科:涡轮增压器业务,率先出金的又一座巨大金矿
转载 :  zaoche168.com   2010年11月05日

    中国机动车用涡轮增压器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涡轮增压器通过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密度和压力,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是发动机产品技术升级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

    由于涡轮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要高转速运行,长期接触高温废气和发动机没有充分燃烧产生的积碳,对于商用车而言,每行驶20万公里需要更换涡轮增压器。目前,我国机动车OEM产品装备增压器的比例不足10%,市场潜力巨大。经过我们的初步估算,不考虑整车行业的成长性,我国汽油机涡轮增压器每年的静态潜在市场规模(含售后维修市场)大约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每年的静态潜在市场规模(含售后维修市场)大约在120亿元人民币左右。

    节能车补贴政策和排放标准的升级将驱动我国汽车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器的比例快速提升。从今年7月开始,中央财政对提前达到第三阶段油耗限值标准的汽车产品,实施了“节能车示范推广”的财政补贴政策(对达到节能标准的1.6L排量以下车型补贴3000元),这将驱动汽车企业全力提高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而涡轮增压装置是降低内燃机能耗的有效方法;由于涡轮增压器具有降低发动机排放的作用,所以当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到国IV、国V阶段,涡轮增压器将成为柴油发动机的标准配置。根据霍尼韦尔公司的预测,中国市场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率将从2010年的9%提高到2020年的61%,未来十年市场需求复合增长超过30%,成长速度快于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涡轮增压产品市场结构两级分化,国内优秀企业市场份额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重型柴油机OEM环节的涡轮增压器装备率已经达到约90%,主要被霍尼韦尔、霍尔赛特、IHI、三菱等跨国公司所垄断,重型柴油机的售后维修市场,跨国公司大约占据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汽油机OEM市场,博格华纳公司、霍尔赛特和霍尼韦尔垄断了该市场,汽油机售后维修市场,这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居于主导地位。出于降低产品成本的考虑,国内的内燃机生产企业有强烈的动机采用国内优秀涡轮增压器制造企业的产品。无论是OEM市场,还是售后维修市场,国内比较优秀的涡轮增压器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涡轮增压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盈利能力。根据江苏中天评估事务所的评估报告的披露,2009年,宁波天力的净利润率高达24%。如此高的净利润率在制造业内属于非常高的水平。

    威孚高科收购宁波天力将显著提高公司在涡轮增压器业务的产品实力。宁波天力目前是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的有自主研发能力及自主品牌的高技术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公司承担了国家汽车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汽油机增压器项目。正在进行的钛铝合金增压器、电动增压器和陶瓷滚珠轴承增压器研究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产品已全面进入国III市场,主要批量供给东风朝柴、昆明云内、江淮汽车、成都云内、常柴股份、保定长城、成飞、莱动、东风南内、新柴、吉奥汽车、全柴、天津雷沃动力等二十几个发动机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英特迈机械的主营产品为轻型车用涡轮增压产品,在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的涡轮增压产品的产品实力将得到显著提高。我们预计,本次收购完成之后,公司将对这两块涡轮增压业务实施整合,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两家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重要的是,成为威孚高科的控股子公司后,凭借威孚高科和国内大量柴油机制造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影响力,宁波天力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巨大,市场开拓变得更加容易,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涡轮增压器产品有望迅速成为公司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根据江苏中天评估事务所的评估报告,2009年,宁波天力的销售收入为8737万,净利润2170万。根据目前的收购进程,预计宁波天力在10年4季度可以和威孚高科并表。我们预计,受益于国家鼓励节能车的消费和发动机产品的技术升级,国内涡轮增压产品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凭借公司在国内发动机市场的影响力,公司的涡轮增压产品业务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以上,有望快速成为下一个公司非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不断增加的全新业务将显著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威孚高科的旗下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高压共轨业务、汽油发动机电控单元、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以及即将开始爆发式增长的涡轮增压器业务,将使公司的盈利增长对于下游整车行业的需求波动变得越来越不敏感,从而使公司的盈利增长具备成长性公司的特性,公司的产品线符合国家的发动机节能减排、氮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发动机技术升级的政策导向,成长空间巨大。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