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一、意义
生产过程中物料或在制品的转移,由甲工作区(站)移至乙工作区(站),虽不能直接创造产品价值,却使生产能顺利进行。
二、物料搬运的重点
1.搬运成本包含
??搬运前准备成本、搬运本身成本、搬运后处理成本。
2.利用搬运「活性系数」分析来进行搬运改善工作。
(1) 活性系数
考虑物料由放置状态至运出中间所需花费之装卸人工,以「活性」代表物料移动的难易度,活性系数愈低所费人工愈高。

(2)低活性系数阶段及前后不平衡之点均为改善对象。

制程步骤
三、各种搬运方法的比较

四、物料运输的原则
(一)一般原则
1.尽量减少物料之搬运。
2.尽量聚集多件为一之搬运单位。
3.对于大而笨重或散装之物品,需特别设计其搬运之方式。
(二)有关物料流程的原则
1.尽量减少倒退。
2.容许制程之弹性。
3.有关作业间之空间,应以最少之限度。
4.尽量使用重力搬运。
5.尽可能合并作业以减少搬运。
6.有关之作业应尽量接近有关之部门。
7.重大或散装之物料,应接近于接收区。
(三)有关方法之原则
1.计划直线移动。
2.装配产品应放于板条箱或托板,以便搬运。
3.物料应避免直接堆置于地面上,应装置于容器、滑板或托板上。
4.运送物料至正确之位置。
(四)有关人力之使用之原则
1.避免因等候物料而造成作业之迟延。
2.避免利用直接工人搬运物料。
3.直接运送物料给作业人员,以减少走动。
(五)有关接收、运送及储存之原则
1.提供水平之卡车,以及停车站之高度。
2.直接运送物料至使用点。
3.维持最少量物料之储存。
4.使用一致之容器,以便于计算零件。
5.采用活动储存方式,放置于架上或输送机上。
(六)有关容器及单位负荷之原则
1.设计容器之形式,以便于工厂及使用点之运送及接收。
2.考虑可折迭之容器,以便未装货时可节省储存之空间,以及减少回程时之运输成本。
3.尽量减少容器之重量。
4.整个程序中使用标准化之容器。
5.以单位容器运送至工作场所。
6.容器包围之程度,以最少之原则,仅须保护及限制物品之高度。
(七)有关成本之原则:
1.搬运成本通常为距离及重量之函数。
2.选择设备应考虑成本,而非以设备成本为前提。
3.维护搬运设备,以降低成本,而获得最经济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