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机器人技术 正文
创新科技,柯马为您揭秘经验背后的力量
: 造车网 zaoche168.com   2014年09月03日

  “柯马”这一名称源于 COnsorzio MAcchine Utensili 的缩写,如今它在高端制造系统领域已拥有近40年的经验,专注于未来的市场动态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在汽车装备业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大型企业,在若干方面已为国际领先。

  1997年柯马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现已成功完成了本地团队的规模建设。结合欧洲先进生产技术,实现了完整工程装备技术的国产化,为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与国际生产水平接轨的完整工程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系统集成商,柯马引领了当今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今天,在中国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技术展-AMTS 2014,在这高科技的舞台上,《造车网》有幸采访了柯马(中国)副总裁贺万民先生。

  《造车网》:本届AMTS2014展会柯马三大事业部同时亮相。以前都是单独参展,这次同时亮相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贺万民:从现在整个行业来看,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国内诸多同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大家都在关心柯马的现状和下一步计划,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用展会和技术交流的形式来确认柯马在中国的投入和定位。

  这次展会是柯马三大事业部:车身焊装事业部、动力总成系统事业部、机器人事业部同时参展的一个展会,三大事业部同时参展可以作为柯马品牌定位的有效诠释手段,不过你从我们三大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可以看到绿色环保的概念,比传统方案更节能。

  《造车网》:这次展会柯马中国的三大事业部各自携带了最新的产品与技术与观众们见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展会的产品的亮点。

  贺万民:焊装事业部这次提出来的“无动力或更节能的解决方案”在能耗方面节省很多。同时这次在技术主题报告中,我们提出了最近在不断尝试的“虚拟调试技术”。常规的方式是离线编程。现在我们把逻辑控制、离线编程及仿真集成一体,将整个程序装在办公室服务器下来模拟现场坏境,这个模拟是符合在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这样在现场的时间至少可以缩短百分之五十,甚至可以节省三分之二。

  就“虚拟调试技术”而言我们和西门子有一个全球协议及全球推广会,第一站是美国,第二站在日本,这两站我们都倍受欢迎,得到极好的反馈,上海AMTS展会是第三站。从我们目前收到的反馈来看,大家一提装备,瞄准的往往都是硬件或者硬件的解决方案,这是第一次在工具类的软件软实力方面展出,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虚拟调试技术”这个案例已经在国内沃尔沃,上海通用的沈阳工厂、武汉工厂实施。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来的二到三年里普及。

  动力总成事业推出了最新的环保自动化理念。从节能和排放的角度来看,干式加工(也就是采用微雾润滑技术取代传统的采用切削液进行的湿式加工)会变成趋势和主流。这也是柯马去年正式推出这个技术,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技术推进市场,跟客户一起为如何进一步节约能耗来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在中国正式推出Urane25 V8

  我们整个汽车的发展方向是轻量化。我们和福特联合开发的PTWA等离子喷涂,这一系统可帮助汽车制造商减少发动机缸体的重量、优化发动机缸体设计及发动机设计、提高发动机耐用性及降低整体成本。柯马是唯一授权在汽车和铸铝缸体使用PTWA技术的经销商,现在我们把这方案介绍和推广给国内市场,预期时间要两到三年。

  机器人事业部将携其本年度的明星产品——Smart Racer参与此次盛会。Racer是最新的,号称是汽车世界里的法拉利的高速机器人。机器人要和焊钳在一起,我们现在要求整体的能耗要下来。在工作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要把焊钳轻量化,目标是30%或者35%,这样机器人的负荷能力也会下来,能耗自然就低。

  机器人小型化使得车身焊装单工位的的集成密度就会增加,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一个工位16台。 机器人的特性和焊装集成技术密不可分,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机器人密密麻麻堆在一起,机器人编程就非常困难,这样又和“虚拟调试”挂钩,这是相辅相成。虚拟调试的应用在高密度机器人的情形下是最典型的,虚拟调试带来的好处是,在机器人的密度过大,编程人员的安全始终是一个隐患,那么用了离线编程“虚拟调试”,这个问题就得到有效的解决。

  《造车网》:柯马中国倡导“欧洲技术、本土制造”,力求满足中国客户对未来的需求。在使产品更加适应国内客户需求的进程中,柯马采取了怎样的策略?如何贴近客户,贴近市场?

  贺万民:从焊装的角度讲,现在已经是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完全国产化。在加工中心方面,我们刚才讲的Urane25 V8 开始在昆山生产,机器人也将会有三分之二的型号都在中国生产。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未来的需求变化,将来系统集成商的概念也将发生变化,高度的标准进程会改变对系统集成技术的要求,改变商务模式柯马紧跟“海外研发,国内生产” 用适合中国的市场模式及价格服务中国客户。

  《造车网》:您认为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未来汽车用机器人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贺万民:白车身焊装机器人的技术会发生变化,现在机器人一般都是作为通用工具,整车厂可以直接买裸机,交给集成商集成,将来可能会有逆转,就是说某些机器人的应用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或一个机器交给客户。例如,远程激光焊的新技术,柯马的一个专利。把聚焦镜做在机器人手臂里完成快速变焦,来满足激光焊的变焦要求,所以说机器人和应用以后可能变得不可分,越往专题方向,定向的专题应用比例会越来越大。我们能想到的可能的趋势是把机器人作为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能拆分。这在未来的两三年可能会出现。

  《造车网》:作为未来生产的代表性概念之一,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计划被理解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意在升级工业体系,形成“智能制造”的未来。您认为柯马在工业4.0时代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贺万民:我们现在对工业4.0进行研讨以便对其定义。一个新的概念出来,最先的尝试者总是会受益的。我们正高度关注这些新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柯马和西门子走的如此之近,我个人认为,柯马与西门子形成战略合作伙伴,正是为了工业4.0 。我们主张大合作,跨境并跨界。在全球化的平台下,所有企业应该相互尊重,采取国际化的氛围,同步开发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不落后。

  编者语:柯马,一种代表无尽技术的象征、一个从事自动化和集成的品牌、一家着眼于未来的公司。她意味着传统,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一直闪耀在未来的科技舞台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造车网)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