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摆脱补贴 车企要做到自身功夫硬
:  zaoche168.com   2015年03月24日

  层出不穷的政策支撑,以及正在陆续扩大的汽车限购城市范围,都在各个层面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助推器。而在新能源车市场艰难行进的过程中,正在逐步退出的政策红利给这一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考验。

  ■不能把补贴当战略

  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国家战略得到国家和各级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利好政策频出,且有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码的趋势。然而,在2014年新能源汽车成绩凸出的背后,是两级政府为成本居高不下的新能源汽车在买单。

  以乘用车为例,一款新能源汽车与同级别汽油车价差至少超过10万元,有的高达20多万元,中央+地方直补、免车购税政策可抵补7万~10万元,其余差价一部分是消费者承担,还有一部分是车企承担。所以业界普遍担心,如此高的成本,一旦政策力度减弱,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一蹶不振。“新能源汽车要想有突破性的进展,和电池本身的成本和性能关系重大,因此,企业不能把政府补贴当战略。”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说,“我国汽车产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系统、长远的国家战略,比如新能源汽车补贴到什么时候,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自身能力提升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建新也认为,产品要靠市场的评价,新能源汽车要使用方便,而且不能长期靠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普及比较难,不单是充电设施的问题,成本的问题,续驶里程的问题,而且还有是否使用方便、消费者接不接受的问题。李建新表示,新能源汽车应该重点解决几个模块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投入力度要达到上百亿,甚至达到四五百亿,才可能形成工业化的产品。否则新能源汽车能否快速、健康的发展值得探讨。

  ■把产品推向市场

  然而,要更快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推广思路上也应该有所创新,而非固守此前的营销思路。确实,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传统制造领域的创新,也肩负着整个汽车流通领域变革的重任。

  在互联网思维的席卷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兴起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成本之重,通过共享模式进行分解,也是整个行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几年前,当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分时租赁时,业内并不是特别看好,但眼下,分时租赁模式已经初见成效,而北京的电动北京和杭州推行的微公交模式也逐渐被接受和看好。”汽车行业评论员汪家红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的新能源行业正处于百舸争流的“野蛮生长期”,未来,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企业,并不一定是在生产和制造上领先,而是经营模式上有创新的企业。也正因如此,包括上汽、北汽、比亚迪以及其余车企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模式”突围。

  未来5~10年将会是传统汽车行业的洗牌期,对于新能源汽车也必然会是这样,从目前的上百家整合成十余家,是未来产业整合的路径。政府要做的是完善配套,企业负责做大规模和创新营销,政府与企业不是简单的补贴关系,而是唇齿相依的。所以,对于车企而言,只有5年的时间,能否打破电池的技术瓶颈、成功降低成本,制造出消费者需要和喜欢的新能源车产品恐怕是当务之急。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