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怎样让发动机“尺寸”更合适?
:  zaoche168.com   2016年11月23日

  我们需要反思,现阶段很多汽车及发动机企业一味地追求实现发动机高功率密度的目标是否正确。

  全球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提升发动机排放标准,提高加严排放检测法规是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对于发动机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减少发动机缸数,使用更小型化、轻量化的零部件来为发动机减重,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油耗的目的,但这样做无疑会影响汽车动力性。所以,有更多的增加发动机动力的技术逐渐产业化,同时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和产业化成本也随之快速增加。

  “这种不遗余力地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的行为真的适合当下企业的发展需要吗?”更有甚者,为小排量补贴而匆匆开发产品。业界已经出现了这种质疑的声音。

  专家指出,国外很多企业开始倡导发动机“合适尺寸”的概念,即充分考虑发动机排量、动力与相匹配车型的适应性,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这是目前的市场的主流提法,也得到了一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认可。但怎样实现发动机“尺寸”最合适?一款重量级的车型要根据市场定位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动力总成,以达到车辆动力性能、油耗、排放标准、研发成本、制造成本、产品可靠性、消费者实际需求的最佳平衡点。

  采访过程中,有业内专家介绍,宝马等外资品牌进行相应车型发动机研发都会采用模块化平台开发形式,这种发动机平台在概念设计之初,就会充分考虑实际客户需求,可提供多排量、不同缸数的发动机系列产品。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任何一款发动机的投产都要在满足油耗法规、排放测试的前提下进行,并尽可能地考虑自身的新技术研发匹配能力、生产制造成本投入、可实现的量产条件,避免新项目开展过于坎坷,甚至流产。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