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到2020年时,我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跃升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11月26日早间,在北京举行的“能源互联网助推能源革命”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刚刚从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一职转任到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出任副总经理的江冰发表了如此判断。

江冰是目前已知的国内级别最高的、直接投身到电动汽车服务产业中的司局级以上官员。这位名片上标注着正局级字样的企业高管向《中国经营报》(微信号中国经营报微能源:nengyuan2015)记者预测称,预计到未来四、五年,也就是2020年前后,中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快速攀升到接近1000万辆的规模。
早先,能源和汽车业界普遍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会攀升到500万辆。显然,江冰的预期要更加乐观一些。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即便当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速高达170%,这一规模也只有58.32万辆。另一方面,当年全国各类汽车保有量高达1.72亿辆,其中2015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385万辆,保有量净增1781万辆,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这也意味,中国普遍老百姓机动化出行的方式,已从摩托车时代全面过渡到了汽车时代。也是这一时期,停车难、行路难与雾霾一起,成为了京津冀乃至全国多数大中型城市的共同难题。
在11月26日举行的上述活动之外,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发起的“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高层论坛”的另外三场分论坛上,彭苏萍、韩敏芳、邵志刚、潘牧、曾鸣及相当一部分来自政府有关部委的官员,均将雾霾成因归咎于汽车尾气排放。
“我们非常系统的研究了北京雾霾的成因,种种迹象显示,北京的雾霾是内生式的,是北京自己生产的,而目前唯一比较科学的解释,就是聚集在北京的人太多了,而这么多的人,几乎都选择以汽车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当天的会议间隙,多位知名学者在与《中国经营报》(微信号中国经营报微能源:nengyuan2015)私下交流时,均出给了这一判断。
此前,北京市副市长张工介绍,截至2015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560余万辆,排放的污染物是pm2.5的首要来源。为此,北京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更加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同时严控机动车总量。还将严格高排放车监管,2016至2017年,计划再淘汰老旧机动车40万辆。
“就目前看,电动汽车推动难的主要原因是价格高,而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池贵”,江冰预计到2020年时,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将至少出现一半以上的降幅,这意味,电动汽车价格将随之出现大幅度下调,为普遍消费者所能承受。
知名能源学者、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表示,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主要分为五大方面,其中,能源消费革命取决于价格因素,能源体制革命取决于政策因素,而已经获得了财政补贴等政策护航的电动汽车,一旦实现价格下探,势必迎来井喷。
一些来自交通部交通科学院的专家则预期“围绕扶持电动汽车”,不排除国家出台更加激进的鼓励政策。据悉,印度、荷兰、德国、挪威等一些国家,正在讨论或提出未来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法令。一些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中国虽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类似的政策,但北京作为首都,显然具有先行先试的条件。
另一方面,一旦电动汽车全面兴起,则依靠电池将汽车变成移动储能装备的场景,将逐步实现。而汽车也将成为继家电之后、能源互联网又一个的全新载体。
眼下,弃水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和削峰填谷力度不足等问题。“你家用电的时候我家也在用,你要关灯睡觉了我也要睡觉。”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称,如果电动汽车大量普及,且按照政府鼓励的夜间充电模式,则电网稳定性将得到极大的保障。而且,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体,随时还可以放电,以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郭春林教授指出,未来电动汽车保有量一旦超过500万辆以上,则用电规模巨大。假设一辆电动汽车每天行驶50公里需要耗电约8度,则一年的耗电量接近3000度。这意味,1000万辆电动汽车,一年的耗电量就高达300亿度。而201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总计才7276亿度。
电动汽车仅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主要场景之一,可以预期,当电动汽车保有量一旦进入全面井喷期,则车网融合将让储能技术获得巨大突破,在此背景下,蓝天白云将不再是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