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第三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大会
:  zaoche168.com   2017年05月24日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随着各项政策、标准的确定和出台,尤其是补贴的大幅度退坡,新能源汽车行业该如何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在此背景下,以“汽车变革--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题的第三届(2017)中国国际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大会即将于7 月27 日-28 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将邀请政府、协会、高校、公交集团、整车、零部件企业和检测认证机构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共同研讨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展望、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知名整车企业发展动态、动力总成与关键零部件等热点话题并设立乘用车与商用车两大平行会议,共话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

  在往届成功召开的基础上,2017中国国际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大会将于7月27-28日在上海召开,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广泛接触、联系、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本次会议将以“汽车变革-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题,邀请众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最新储能系统、充电设施与动力总成的最新研究与实际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迈向国际水平。

  组织单位

  主办方:上海邦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汽配网

  协办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

  支持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特约门户网站:搜狐汽车

  战略合作媒体:中国汽车纵横网、中国汽车材料网、前瞻网

  合作媒体:汽车轻量化在线、中国电动汽车网、满天星· 产业通、电动汽车资源网、Automotive Technology、中国公交信息网、电动汽车时代网、电动汽车网、中国客车网、ofweek 新能源汽车网、盖世汽车资讯网、汽车财经网、电池中国、造车网、方得网、中国汽车要闻网、Vehicle Trend

  会议框架:

  部分确定演讲嘉宾:

  叶盛基,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袁建光,副秘书长,中土城市公共交通学会

  崔东树,秘书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议题:中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及展望

  Dr. Thomas Meurers,中国区首席代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议题:智能网联汽车最新进展及发展战略布局

  李永涛,副主任,中国电科院用电与能效研究所智能电网能效试验检测中心

  议题:新能源充电标准化互通性与商业模式探讨

  张东,乘用车公司业务规划和项目管理部新能源规划与平台总监,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议题:上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战略

  陈平, 总工程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议题:北汽新能源技术战略与布局

  梁伟,总工程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议题: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与技术平台

  其他深刻议题包括:

  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系统集成技术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与未来应用

  乘用车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的趋势和成本预测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方案趋势选择与开发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新能源客车动力总成升级优化

  新能源客车轻量化技术发展

  快充纯电动客车的应用于充电站建设

  新能源物流车的绿色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

  2017年会精彩纷呈:

  汇集20位国内外知名演讲嘉宾与200余位业内同行

  覆盖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最新热点焦点话题

  高效一对一环节让您迅速结识业内伙伴

  两大平行论坛助力不同领域深入探讨

  详细信息或任何问题,请联系组委会秘书处

  联系人:施女士

  电话:86 21 6117 1650

  邮箱:@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