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中美人工智能正面PK,中国到底赢在了哪?
转载 :  zaoche168.com   2017年08月29日

  到 2017 年,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融资额达到千亿万元级别,其中美国和中国分别以 978 亿元和 635 亿元融资金额,分列一、二。

  在这场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之路上,中美已然站在了世界前列。但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如何,AI 产业在发展过程还需要面对什么挑战,目前创业者在这场浪潮中有何机会?小智君对 IT 桔子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7 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下简称「报告」)报告进行了解读,还原关于目前 AI 产业的三大真相同时,告诉你中国究竟赢在了哪。

  一、人工智能开启微智时代

  AI能否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颠覆式创新,开启人类新时代?

  60余年来人们对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

  2006年,Hinton教授发明了一种训练深层网络的新思路,随后三篇论文炸开了深度学习算法突破口。

  很快,又有公司发明了用于支持深度学习算法的新型芯片,大大改善了旧芯片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算法和算力的支持下,互联网存储了20多年的大量数据终于找到了它历史的使命:训练机器!于是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被掀起了。

  虽然,这一次深度学习算法将语音、图像识别率先推向了人类实现的最佳边界,但是目前AI算法并不完美,一是算法训练模型只能针对特定领域,通用性差;二是这一代算法太依赖于数据。

  AI推理、思考、联想等智力功能与人类大脑相去甚远,目前,AI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只能算是处于“微智时代”。要想让机器成精,AI还需更上几层楼,恐怕要更待些时日。

  虽然只是微智时代,但并阻挡不了“AI+”对行业的颠覆,目前应用型技术层出不穷,未来可以预见人工智能与产业应用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结合。

  二、《中美创投趋势》报告全文

  小智君将近30页的ppt报告的重点,整理成了一张思维导图。  

  三、中美AI产业的三个真相

  一: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成最热 AI 创业项目

  报告显示,目前的创业公司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广义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  

  AI 技术已经在 B 端层面打开了局面,报告显示,医疗行业成为 AI 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其中包括了医疗影像诊断、医学病历分析等方向;而汽车行业则凭借自动驾驶相关 AI 技术则位列第二,目前中国有 80 家 AI 公司业务和汽车相关,其中 30 家专注于自动驾驶相关技术。

  当前美国已经有超过 50 家针对于 C 端初创 AI 企业,融资规模超过 8 亿人民币。而 C 端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在广告、媒体、美妆、设计等行业已经涌现了第一批消费级终端产品,并且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资本足够热情,但技术仍是产业发展瓶颈

  一般而言,基数众多的 C 端才是一个技术最大的市场,但为什么现在的 AI 技术主要市场还集中在 B 端呢?根据报告的数据显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需求大而创业项目供给减少;二是市场期望高而产品体验却不佳。

  目前的 AI 创业公司大多面临技术、 产品、 资金三个环节的问题,如果其中一环不稳,就会使公司坠入深渊不得翻身。但 AI 初创企业在技术上的瓶颈仍然是制约其向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中美谁会主导 AI 产业发展,未来几年是关键

  根据「报告」显示,截止于 2017 年 6 月 31 日,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 2542 家,其中美国拥有 1078 家,占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 41%;中国拥有 592 家,占据 23%,排名第二。中美两国差距 486 家。而在人才团队和投资机构资本总量上中国同样也要稍弱一筹。客观来说,中美在人工智能在融资金额上面还有一段距离。 

  但目前中国的 AI 公司获投率远超美国,呈后来居上之势。中国 AI 平均获投率有 69%,美国平均获投率只有 51%。

  另外,中国 AI 公司的早期获投速度明显比美国快很多。美国 AI 公司从成立到种子/天使轮的平均时间需要 14.8 个月,中国则只需要 9.7 个月。相比之下,中国 AI 投资领域不仅不缺钱,也更有投资热情。

  从一家公司成立时间算起,到每一轮获得投资的时间间隔代表了这家公司的获投速度。间隔时间越短,公司获投速度越快,表示其越受投资方的青睐。美国AI公司从成立到种子/天使轮的平均时间需要14.8个月,中国则需要9.7个月,中国AI公司的早期获投速度明显比美国快很多。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