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化制造 正文
Hirotec公司是如何部署工业物联网以提高其生产规划能力的?
转载 :  zaoche168.com   2018年08月27日

  一家大型汽车部件生产商在一个为期六周的短期项目中部署了物联网系统,这是该企业实施物联网迈出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于:Nataliya Hora, Getty Images/iStockphoto

  Hirotec,一家市值16亿美元,公司遍布全球 23个地方的汽车部件和工具制造商,去年花了六周时间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首次部署了工业物联网。

  2015年11月,Hirotec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对各种物联网方案进行考察,最终于12月选择了PTC作为其供应商。计划随即开启,并于2016年春季短短六周内就完成部署工作,Hirotec公司研发项目经理Justin Hester说道:

  我们想利用物联网,但又不想自己设计系统,因为我们不是软件公司。因此,我们所做的就是,一旦我们在PTC找到一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我们就想从一些小的项目开始,然后随着企业的发展慢慢做大。

  这次部署使用的是Kepware互联平台,KEPServerEX,和PTCThingWorx物联网平台所支持的框架。PTC于2015年12月以10千万美元收购了Kepware增强了其物联网产品性能。Kepware是一种机器翻译软件,它能够使传统上完全不同的设备相互之间进行对话,并能够与PTC的物联网平台协同工作,为Hirotec提供工业数据分析。

  “ThingWorx尤其擅长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建模,还能提供基于用户的各种体验或基于用户的控制板,使用、记录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PTC制造解决方案战略副总裁 John Harrington

  通常情况下,一次完整的物联网部署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概念验证,然而Hirotec称之为“冲刺模式”的为期六周的部署却在短短的几个礼拜内展现出其进展成果,这已经对公司在底特律工厂的生产规划流程产生了重大影响,Hester说道:

  六个星期以前,我们无法实时查看生产的运行过程,而现在,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查看整个运行状态,通过历史数据性能,我们就能够把握我们的运行时间或效率数字所呈现出的任何趋势。这一点,我们在2016年第二季度时就可以做到了。

  通过部署物联网获得的其他好处还包括:

  提高CNC(计算机数控机床)加工工厂流程的可视化程度,并更深入地了解其生产操作流程。

  增强利用实时工厂车间数据的能力,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进行整合,优化部件到CNC组件的生产规划流程。

  通过深入了解资产和资源分配,提高生产力和投资回报率。

  促进运行部门与IT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对IT工作的响应效率。

  通过选择已验证的,可交互的技术降低成本、精力并缩短开发时间。

  通过为期六周的Agile短期冲刺,对物联网价值进行快速概念验证。

  不仅仅是底特律工厂享有这种受益,Hirotec目前已经完成两个部署并已着手进行第三个部署。Hester说道:

  我们先是在美国办事处取得了早期成功,然后,我们在日本广岛县的办事处实施了部署。我们有一个全新的、最先进的检查系统,而且我们还给原本一无所有的机器人安装了摄像头,激光测量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它在排气系统上测量了超过80个点,以检查不同的质量评价指标,并决定给予该系统绿灯(通过)或红灯(不通过)。我们只是嵌入了这个系统,它运行得很好,但我们发现,我们无法实时查看到流程的进展。

  物联网平台的一个好处是,如果机器停止工作,警铃突然响起时,更容易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就可以快速调整机器以减少停机时间。“例如,在检查系统中,我们不必等待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我们已经看到更可观的效率数字,能够缩短我们的反应时间,”Hester说。

  使小项目实现规模化

  使小项目实现规模化更容易部署物联网,因为它被分解为更小的项目。

  “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我们看到其他公司蹒跚而行,因为他们试图在一夜之间改变他们在全球的整个组织,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让我们每次都做这些小项目并扩大规模’这样使我们更灵活,而且我们已经取得了更多的成功。”Hester说道。

  “过去我们没有部署过任何物联网,而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第三个项目就已经在生产环境下的物联网中顺利运行。另一件令我们兴奋的事情是我们已经开始谈论将物联网运用到企业的模具加工方面。我们刚刚开始讨论这些议题,而一想到它即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我们就感到十分兴奋。”他说道。

  Hester说,部署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因为:

  我们实际上早就已经把IT团队融入到整个流程中,使其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制造业,工程团队总是认为,IT人员到了最后关头再拉进来就可以了,反正他们都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他们通常都是在工作完成前一周的最后一分钟才被拉进来。这样一来,结果就可想而知,最后IT人员和工程师们就会互相指责对方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