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锥形壳体小端大螺纹返修技术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2年07月27日

        大螺纹结构作为锥形壳体小端装配联接的关键部位,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加工过程中测量困难,试装失败制品返修的情况频繁发生。针对大螺纹返修过程的4个关键技术难题:刀具选用、装夹找正、试切对刀和测量方法进行研究,为锥形壳体小端大螺纹返修提供一套可靠的技术方案。

1  序言
        螺纹配合结构在机械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螺纹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铣削、磨削与车削3种。螺纹车削加工由于刀具结构简单,装夹方便,以及刀具与工件可精准定位,因此作为大螺距螺纹的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众多学者分别对提高螺纹车削质量的方法[1-4]、大螺纹加工工艺与测量方法[5]及数控车床编程的处理方法[6,7]等进行了研究。
        基于螺纹的难加工、难测量、易超差及加工后变形试装失败的现象,针对大螺纹返修过程中的4个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出一套可靠的返修技术方案。

2  问题分析
        锥形壳体套装完成后,小端大螺纹与和其对接装配的内螺纹试装失败。外螺纹M215×6-3h的中径尺寸理论值为φ211.103图片mm,复测的实际尺寸为φ 211.28mm,超差约0.18mm。产品的试装失败原因是螺纹中径尺寸偏大,导致螺纹旋合不进。
        加工的产品为总长约1400mm的锥形结构,大端定位面台阶高仅5mm,且该产品为装配组件状态,没有可以直接用于装夹的定位面。螺纹中径超差0.1~0.2mm,因此对装夹精度要求很高,需设计工装进行装夹。
        螺纹属于旋转结构,对刀难度大,径向与轴向均无法实现直接对刀,只能通过目视观察逐渐缩小对刀偏差,逐渐逼近试切。螺纹中径超差仅为0.1~0.2mm,对刀与试切余量很小,风险与难度极大。

3  返修技术研究

3.1 刀具选用
        分析图样中的螺纹尺寸要求与产品材料,螺纹尺寸为M215×6-3h,观察超差螺纹当前状态,根据产品状态选用刀体R356.2525.05(HORN)。为了更好地控制返修螺纹牙型的几何特征,避免产品返修后产生毛刺而影响加工过程中径的测量,选用全牙型标准成型刀片R315.3660.02MG12(HORN)进行加工。刀片与刀体如图1所示。


a)刀片

b)刀体
图1 刀片与刀体

3.2 装夹找正
        返修产品的装夹需要充分考虑卧式车床与锥段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待返修产品已完成的外形非金属材料套装,此套装材料承压能力差。
        因此,制作两个带止口的工装(见图2)。大端工装使用自定心卡盘装夹在机床上,采用大端内孔定位与小端顶紧的方式进行装夹与定位,如图3所示。


图2 工装

图3 装夹与定位示意

 

        为满足返修大螺纹的精度要求,需保证装夹配合间隙<0.03mm。装夹找正时需满足如下要求。
1)根据锥段大端与小端内孔直径尺寸设计工装止口前端直径尺寸,内孔直径尺寸与止口前端直径尺寸差值应<0.03mm。
2)将产品吊装至大致位置后旋转机床,采用4点测量法打表测量待加工部位周围的圆跳动量,保证圆跳动量<0.03mm。

3.3 试切对刀
        螺纹属于旋转结构,仅能通过逐渐逼近试切的方法找到准确的对刀点。然而待返修大螺纹中径超差量仅为0.1~0.2mm,没有足够的试切余量。
        为解决试切余量不足的问题,选用合适黏度的橡皮泥,涂在待返修的螺纹两侧,试切螺纹两侧橡皮泥后,通过测量两侧橡皮泥剩余厚度一致从而粗略找到对刀点,如图4所示。


图4 橡皮泥试切法

        由于橡皮泥硬度与实际产品硬度相差较大,因此试切橡皮泥仅是初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找到大致的对刀点。取下橡皮泥,然后采用X值(径向)逐渐逼近理论值和Z值(轴向)左右调整逼近理论值的方式进行试切与观察,直至螺纹两侧均产生切屑,则证明找到了对刀点。螺纹中径超差0.18mm的产品Z向与X向逼近试切情况见表1。找到对刀点后,逐渐调整进刀量,边加工边检测,直至加工出合格的螺纹。

表1 Z向与X向逼近试切情况

3.4 测量方法
        螺纹作为回转复合结构,需要专用的量具进行测量。中径作为螺纹配合的关键部位,可先采用中径千分尺进行测量,然后使用螺纹环规进行检测,确保牙型正确。锥段的装夹方式为“一顶一夹”。为解决产品装夹过程中无法使用环规的问题,在装夹前先将环规套在顶尖内并固定在机床后座上,在加工过程可以随时使用环规进行螺纹检测,如图5所示。


a)中径千分尺测量

b)环规测量
图5 加工过程测量

4  结束语
        大螺纹结构多应用于大型机械结构件,在产品的研制阶段常出现超差试装失败的情况。由于产品材料昂贵,加工周期长,交付节点紧张,因此研究出一套可靠的返修技术方案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刀具选用、装夹找正、试切对刀和测量方法4个大螺纹返修过程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研究,解决了锥形壳体小端大螺纹返修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 杨翼铭. 浅谈提升螺纹车削质量的措施[J]. 机电元件,2018,38(2):31-33.
[2] 王强. 螺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探讨[J]. 机电信息,2012(15):111,113
[3] 汪波. 数控车削中如何加强螺纹加工质量控制[J]. 科技创业家, 2014(2):68.
[4] 刘春利,赵红梅. 提高数控车床螺纹加工精度的研究[J]. 现代机械, 2009(6):3-5.
[5] 齐桂华,姜国华. M580×8大型螺纹加工工艺及实践[J]. 大电机技术,2013 (2):57-58,62.
[6] 许光彬,杨辉. 数控车削螺纹指令的综合应用[J]. 菏泽学院学报,2015,37 (2):40-43.
[7] 李清江. 华中数控车床加工螺纹编程与精度的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5):78-81.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