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机器人技术 正文
一季度机器人产量下滑?新能源赛道持续发力,千亿级储能产业或将是下一个增长赛道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3年05月06日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3691套,同比下降3%

其中,3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3883套,同比下降5.7%;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2036套,同比去年的76381套下降19.2%;

可以看到,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整体出现下滑,其中1-2月份同比降幅较大,3月降幅回落,趋势有所回转。从趋势来看,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逐步回暖提速发展。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看,1月、2月、3月分别为50.152.651.9,皆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0.3个百分点。

其中,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从整体数据上来看,我国工业经济正稳步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表示:总体看,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实现平稳开局。但也要看到,工业经济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盈利能力下降等困难。

对于工业机器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2023年将仍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半导体、医疗、仓储物流等行业需求的拉动,不过下游行业的需求在逐渐分化,一些细分领域也蕴含着不小的机遇,如动力电池外,储能电池或将成为今年的高景气赛道。


新能源继续带动机器人国产化替代

研报数据显示,2016-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12%2021年市场规模366亿美元(出货50万台),IFR预测2022年市场规模为405亿美元/YOY+14%2022年市场规模由高到低预计为:服务机器人138亿美元/占比34%、工业机器人132亿美元/占比33%、特种机器人70亿美元/占比17%、物流机器人65亿美元/占比16%;从成长速度看,2016-2022年复合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物流机器人23%、服务机器人21%、特种机器人13%、工业机器人3%

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速22%,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1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87亿美元,占比50%,其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65亿美元,占比37%,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22亿美元,占比13%

2017年以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是国产替代阶段。国内的机器人公司主要通过模仿四大家族,以更低的成本国产替代四大家族的产品。根据IFR统计,2001-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700台增长至30.3万台(87亿美元),复合增速33.5%2017年销量首次超过10万台,是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分水岭。

2017年以后,结合AI深度学习、3D视觉、力控等新技术的变革,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开始从国产替代走向市场引领。2017-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13.6%

2020年新能源开始扩产潮,中国新能源产业引领全球,带动机器人国产化替代。锂电池作为新兴行业,锂电池企业愿意协同各方探索标准化工艺,让设备商尝试国产自研的机器人,工业领域的国产机器人得以借势追赶,技术能力的积累也使得国内机器人厂商具备满足工业场景客户的需求的能力,订单额、交付质量以及复购率也开始良性地增长。交付方面,2020年开始的疫情三年,因外资品牌进口受阻,新能源的扩产要求紧迫,在疫情期间,外资交货期普遍长达8-10个月,国产品牌常规交货期1个月,重负载机型2个月,国产交付能力更胜一筹。

中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并领先全球,或能复制日本机器人崛起路径,持续带动机器人的发展。


储能工厂或将是下一个增长赛道

近期,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宣布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

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是一个大型的电池制造工厂,旨在生产高品质的电池储能产品,以及为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和其他能源解决方案提供电池组件。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技术,这种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效率等特点。该工厂的生产线使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电池技术迭代不断加快,以及不同的模组设计结构,对生产自动化要求更高。动力电池生产高柔性、高标准、高效率、驱动锂电产线的快速落地,以及供应链的高度可控性,需要机器人品牌型号更全、交付速度更快。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化、成熟的行业方案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必不可少。

在锂电池生产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时代,我国动力电池产线自动化率不断提高,电芯生产,模组组装工艺段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工业机器人正成为锂电池生产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行业内数据统计1GWh的锂电池产线会用到约100台机器人。而特斯拉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也就意味着将需要使用约4000台工业机器人。到2026年时,这一数字可能会增长到15000台以上。

引入特斯拉后,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储能超级工厂落地,将有望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总结与未来

从发展方向上看: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提升应用广度和深度为方向其中运动控制技术、控制系统技术促进产品性能提升,AI相关技术促进智能化提升,未来工业机器人向着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平台化等方向发展。

从行业发展潜力看:汽车制造、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仍然是主要应用行业:鲤电/光伏制造是新增市场的主要行业。除此之外,航空航天、家电制造业等制造业应用潜力也比较大。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一环,且当前处于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可拓展可精进的阶段,具有研究价值观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特征、挖掘新的发展路径,既受当前环境驱动,也是未来市场所需,

整体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凭借性价比、渠道等优势,已经占据了国内很多细分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但是在许多核心部件领域,我们和国外四大家族为代表的行业巨头仍有不小的差距,未来,随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国产替代有望加速,行业空间广阔。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