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深度观察 正文
苗圩: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越来越深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3年10月07日

9月29日,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做了致辞演讲(演讲未经本人确认)——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这也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汽车革命与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交织在一起,汽车产业的边界越来越宽,与其他产业融合越来越深,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都在加速重构。在产业变革的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成为重要的方向。

 

电动化是上半场,我们通过换道先行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市场层面,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达到688.7万辆,保有辆超过了1300万辆,产销量规模、保有量规模都占全球一半以上。

 

在技术层面,部分整车、动力电池产品在技术上取得了国际竞争的优势。比如,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下降到13.25度,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在产业链层面,我国已经构建了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及充电设施、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在内的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且培育了一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截止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拉动消费约2.8万亿元,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先发优势,但是竞争格局还没有固化,国际竞争的形势仍然不容忽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

 

同时,智能化是下半场竞争的焦点,当前主要汽车强国都在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企业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并购及合作等多种方式加速智能化的布局。围绕智能化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速度正在加快。

 

从我国市场来看,2023年上半场国内乘用车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渗透率达到了42.4%,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点转移到了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两者成为智能汽车的竞争焦点。

 

从目前进展来看,国内企业在中低端计算芯片、控制芯片、模拟芯片和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汽车芯片整体国产化率依然很低。

 

在车用操作系统领域,部分国内企业智能座舱系统已经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平,但相对国外企业而言,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劣势。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操作系统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可以说是赢者通吃。我们要在大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之时开展前瞻性布局,加大投入,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出开源开放、统一的车用操作系统,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

 

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