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深度观察 正文
全面解读“超充”深圳标准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4年03月26日

3月19日,由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评价规范》)和《电动汽车集中式公共充电站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正式发布。

这两份标准是全国首次发布的超充设备分级评价和超级充电站设计的地方标准,同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超级充电设备”“全液冷超充设备”等术语定义,并将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一经发布,消息迅速火爆朋友圈,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此两份标准的发布,也将极大推动超充概念的普及,同时加速超充设备、全液冷超充设备及相关场站的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评价规范》对超充设备、全液冷超充设备、超充主机、超充终端、快充终端均进行了定义。其中,超级充电设备定义为:

固定连接至交流或直流电源,并将其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采用整车传导充电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且至少具备一个额定功率不小于480kW的车辆插头的专用装置。

全液冷超充设备定义为:充电功率变换单元、车辆插头及充电电缆采用液冷技术的超级充电设备。

另外,对于快充终端的定义为:至少具备一个车辆插头,其单枪额定功率在480kW以下且不小于120kW的充电终端。

由此可以看出,在此份《评价规范》中,将快充和快充,以480kW作为分割线。

《评价规范》确定的技术评价指标包括:体验、能效、可靠性、可维护性、信息安全五个维度。

其中体验方面,主要强调单枪输出电流以及噪声两大指标。超充单枪最大输出电流应不低于500A,快充则应不低于200A,同时根据数值不同,分为1~3档。而对超充设备的噪声同样分为3档,最高档1档要求环境温度25℃时,噪声应不高于55分贝,环境温度40℃时,不低于65分贝。另外,从降低噪音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评价规范》鼓励采用全液冷超充设备、空调制冷技术或其他先进冷却技术来提升充电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目前,全液冷方面以华为为代表,值得关注的是,《评价规范》也由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主要起草;而采用空调制冷技术的桩企,有ABB等企业。

能效方面,超充设备负载率在50%~100%时,最高档效率超过95%;负载率在20%~50%时,最低档效率不低于88%。充电效率是指在充电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池所能存储的化学能的程度。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就越高,用户充电的钱花得越值。另外,对超充设备的待机功耗也确定了评价指标,待机功耗应越低越好,否则会导致能源的巨大浪费。

在可靠性方面,重点考察超充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防烟雾性能等级、机械耐久开关等级三大方面。外壳防护等级在IP55以上,为最高档,最低不低于IP54。IP防护等级的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之内带电部分,以免触电),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浸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评价规范》中,鼓励采用全液冷超充设备、独立风道充电模块或其他高可靠技术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前,充换电研究院曾拜访深圳的优优绿能,采用独立风道技术的充电模块也是该企业的成熟产品之一。

在防盐雾性能指标方面,超充设备防盐雾实验时长不低于48小时,最高档为168小时。盐雾是一种极其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普遍存在于海洋或内地盐碱地区的大气中。其危害性主要是对金属及各种金属镀层造成强烈腐蚀,从而产生多种隐患。防盐雾指标越高,外壳的稳定性越强。在机械耐久开关方面,功率路由高压直流开关机械耐久开关次数,分为1~3档,梯次分别为50万次、35万次、20万次。

在可维护性方面,重点强调超充设备远程在线升级的功能指标。最高档为:超充主机和充电终端都支持远程在线升级。目前,远程升级功能已经是运营商客户在选择设备时的关键考察指标,无论是超充还是快充,都十分重要。

最后,在信息安全方面,对超充设备的北向通信备份能力和安全传输能力、完整性保护能力做出分级。“北向接口”是指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种接口,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它能够支持跨网络的数据传输。目前常用的北向通信方式和接口有FE、GE、4G、5G、WIFI等,《评价规范》中最高档指标要求超充设备,具备两种或以上的通信方式和接口且互为备份,并可自动切换到备份通道。

另外,《评价规范》要求超级充电设备与运营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应具备防止非授权用户进行访问、防止信息泄露与非法篡改、防止软件包被篡改及漏洞管理等能力,并做出具体分级。

通过对以上五大维度的评级,最终将超充设备评定为A级、B级、C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分别对应的性能指标如下表:

同时,《评价规范》对1~3档的评定标准做了汇总: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首次对详细具体地对超级充电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建立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这些也是场站运营商等关注的主要指标,对运营企业选择超充设备可给予明晰的指导。

在官方发布的规范解读中指出,“深圳市在充电技术创新、充电标准体系构建以及支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非凡成就。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快速增加,以及充电技术的更新迭代,当前公共超快充设备设施逐渐不能满足乘用车主对美好出行愿望的充电需要。截至2024年3月1日,全市快充设备功率主要集中在60kW-200kW区间,占比73.47%。另外,大部分存量公共充电设备设施的充电电压低,仅支持200V-500V或200V-750V,与800V高压平台车辆不匹配,需要在车端设置升压DC才能充电,无法适应高电压平台乘用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结合深圳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研究编制《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按照市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引导和规范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在同期发布的《电动汽车集中式公共充电站设计规范》中,对电动汽车集中式公共充电站选址、充电站布置、电能质量要求等方面设置了具体标准规范。同时,还提出充电设施标识应使用全市专业化设计统一的超充标识等具体要求。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超充站161座,公共充电桩28.7万个,公共充电桩密度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截至2024年3月1日,全市累计建成充电设施29.2万个,其中快充设施5万个,慢充设施24.2万个。预计到2024年3月底,全市将建成超充站超300座,V2G示范站超120座,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

总的来说,两项超充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具有重大意义。力图打造“超充之城”的深圳,也成为了全国城市发展高质量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道路上的优秀样板。

据悉,深圳还将加快分散式充电站分级评价、长期失效充电设备认定及评价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力争在年内尽快发布。同时,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围绕充电桩唤醒车辆、充放电功率调节、充换电数据接入、充换电站与电网互动能力评估等方面率先制修订一批车网互动地方标准。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