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配天机器人2025年11月14日
TE2025年11月14日
西门子2025年11月14日
新时达2025年11月14日
蔡司工业
2025年11月13日
埃尔森
2025年11月10日
BBS
2025年11月07日
劳易测
2025年11月06日
和利时
2025年11月14日
威图
2025年11月14日
TE
2025年11月14日
KUKA
2025年11月14日
先导智能
2025年11月14日
TDK
2024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幻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向科技领域渗透,许多传统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深陷业绩不振和裁员危机,曾经表面光鲜的外资制造商们正遭遇经营困境和军心浮动等不利局面。
德国汽车电驱动系统、底盘零部件、主动和被动安全及自动驾驶系统制造商采埃孚(ZF)集团也不例外,这家由地方政府通过基金会控股的跨国巨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电驱动项目减少50%

采埃孚上半年财报显示,由于欧美市场向内燃机市场回归,采埃孚的主要客户们纷纷砍掉了大量的电驱动项目。从具体数据来看,与2023年底相比,2024年6月的最新预测十分糟糕:2025年电动化项目减少50%,2026~2030年均项目数量减少30%左右。
电动化项目的大幅减少,导致采埃孚的前期大量研发和设备投资无法收回成本,对集团的现金流造成极大压力。

采埃孚电动化动力总成事业部掌门人——Stephan Von Schuckmann不堪重负,以照顾家庭为理由,于7月18日决定辞职不干了。由于事发突然,集团来不及物色Schuckmann的继任者,因此该事业部由CEO Dr. Holger Klein暂时亲自接管。
二、总负债攀升至145亿欧!
由于2015及2020年分别收购TRW和WABCO,采埃孚欠下了巨额的外债,这些外债及其高昂的利息,正在不断侵蚀采埃孚的财务独立性。上周四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采埃孚集团的总负债高达145.5亿欧,较2023和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了7.2亿欧和12.3亿欧。

高额的负债与高昂的利息已成为采埃孚集团最大的包袱,在未来5年内,采埃孚将每年偿还22亿欧左右的债款,到2030年,这家德国公司将累计偿还欠款和利息高达130亿欧。
债券都是吸血鬼!ZF官网显示:采埃孚金融有限公司所发行的普通债券(蓝色)利息大致为2~3.75%,而绿色债券简直就是恶魔,利息高达5~7%。采埃孚这种不断“借新债,偿旧债”的做法,不可持续。

因此接下来要大幅降本和裁员。
三、德国本土裁员14000人
企业凡是遇到项目的减少,现金流不足,债台高企等情况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砍人头”。采埃孚7月26日的官方宣布未来4年内,将在德国本土裁员14000人,重点被裁对象将是电动化动力总成事业部的员工。

据悉,采埃孚德国本土共有54000人,大部分是老ZF的员工,约有40000人左右。TRW的员工约有10000人左右,WABCO约有5000人左右。电动化是老采埃孚的业务,因此,本轮大部分被优化的员工是老ZF电驱动工厂和研发人员,其中超过1/4的人要在2028年底前离开ZF。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采埃孚的员工在德国总部Friedrichshafen、Saarbrücken、Schalke、Gelsenkirchen 和Eitorf 等地已多次爆发了数千人规模的游行示威,抗议集团的关闭工厂和裁员计划。
四、上半年业绩状况堪忧!
采埃孚集团8月1日在总部Friedrichshafen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了2024上半年的经营状况:

从全球各区域来看,由于全球车市大盘的不景气,采埃孚集团销售额十分罕见地在德国本土、西欧、东欧、北美、南美、亚太以及非洲同时全面减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埃孚以5.6亿欧的价格将底盘事业部的50%股权卖给了中国台湾制造商——富士康。

除了全球各区域业务的全面低迷,采埃孚麾下的主力军团:电动化总成事业部、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乘用车底盘事业部,工业事业部以及电子与驾驶辅助系统5个核心业务销售额也同时下跌,跌幅分别为4.3%,7.4%,10.6%,2.1%和0.8%。
采埃孚即将独立出去的被动安全事业部(ZF LIFETEC)和售后事业部却实现了增长,增幅分别为1.7%和5.2%。

五、集团将何去何从?
市场变幻莫测、债台居高不下、业绩全面承压、裁员军心浮动.....,这一系列问题给新上任的CEO Dr. Holger Klein带来了超乎寻常的挑战,他不仅要面临投资人(债主)和Friedrichshafen地方政府(股东)压力,还得顶住德国各地工会和员工的此起彼伏的强烈抗议,同时还要承担集团战略管理、亚太区业务以及日渐式微的电动化动力事业部的日常经营管理。

CEO Dr. Holger Klein在本次半年财务新闻发布会上,确定了去杠杆、稳盈利和强韧性的目标。但笔者觉得这个目标较为空洞,没有相关的量化数据,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计划和时间表。
但可以确定是,采埃孚将逐步优化自身庞大的产品群,保留市场占有率或利润水平较高的事业部比如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乘用车底盘、第一的商用车事业部,第三的工业事业部以及第二的售后事业部。

对于动力总成包括电驱动业务以及自动驾驶业务板块,将可能剥离或者寻求新的投资人入股以分担资金压力。具体可以参考将于今年独立出采埃孚的ZF LIFETEC(被动安全)业务,以及与富士康合资的乘用车底盘零部件业务。
然而,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woche.de)坦言,以上这些措施似乎不足以解决集团当下面临的问题,上市融资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引入新鲜的资金来减轻负债,并继续投资前沿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实现稳健的发展可能比一味地裁员和关厂更有可行性。
那么,采埃孚大股东Zepplin基金会和Friedrichshafen地方政府会同意ZF上市吗?身兼数职、百事缠身的CEO Dr. Holger Klein又将如何带领集团摆脱当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