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造车工艺 正文
多辊摆辗摆头锥度对圆盘件成形影响规律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4年08月14日

摆动辗压(以下简称“摆辗”)是一种摆头对工件局部连续施加压力,并且摆头相对工件旋转,工件逐渐累积变形,最后整体成形的金属塑性加工成形工艺。摆辗工艺具有成形力小、振动冲击小、变形均匀、质量好、精度高、变形过程易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等优点。

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韩星会等研究了非旋转式部件冷摆辗过程中上下模设计与控制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和模拟方法,对这种零件的冷摆辗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合理解决;周德成等研究了摆辗变形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力学分析;胡亚民等人提出了使用摆辗成形金属圆盘件,利用了摆辗成形属于局部累积成形的特点。

由于多锥辊摆辗技术结构相对复杂,成形过程中难以形成动态平衡。本文对多锥辊摆辗锥辊的锥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锥辊锥度对圆盘件成形的影响。

多锥辊摆辗成形工艺

多锥辊摆辗是一种在传统摆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技术,此工艺主要是将传统摆辗的锥辊数量提高,使其在成形过程中锥辊的体积更小,以便于成形直径厚度比大的盘类零件。以5 个锥辊多摆辗做成形分析,如图1 所示,左侧有3 个锥辊,右侧有2 个锥辊,底部圆盘在过程中进行旋转,带动锥辊进行被动旋转。成形中,锥辊上部支撑横梁在机构作用下向下运动,接触圆盘件后,对圆盘进行辗压成形,左侧锥辊未辗压部分,旋转半圈后被右侧锥辊辗压,随着不断进给运动,盘类件逐渐被辗薄,最终成形出需要的零件。

图1 多锥辊摆辗原理简图

多辊摆辗摆头锥度模拟方案

多辊摆辗中的摆头为锥形,为了控制摆头的大小,也便于安装,同时还要保证摆头能够成形坯料,本文设计出了5 个大小、锥度都不同的锥辊。为了直观观察锥辊锥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将左右两侧的5 个锥辊的锥度设为一致,锥度分别为30°、45°、90°,上模进给速度均为1mm/s。

数值模拟

选取DEFORM-3D 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及分析,有限元模型如图2 所示,将一组多辊摆头、圆盘坯料和下模文件导入DEFORM-3D 软件进行前处理,在属性设置中,圆盘坯料为塑性体,摆头及下模为刚性体。然后对圆盘坯料进行网格划分,坯料网格数量初步设为32000 个。坯料与下模之间的摩擦系数选择0.7,锥辊与坯料之间是滚动摩擦,选择0.05的摩擦系数。

图2 90°多锥辊摆辗仿真模型

图3 45°多锥辊摆辗仿真模型

图4 30°多锥辊摆辗仿真模型

摆头锥度对成形影响

图5~图7为不同锥度的锥辊模拟成形后的圆盘。从成形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最终成形后的圆盘件现状差别不大,说明不同锥度锥辊对成形后的圆盘形状影响不大。边缘折叠情况随着锥辊锥度的减小而增加,表明锥辊锥度的减小会增大其内部缺陷。在成形过程中,锥辊的锥度越小,成形过程越容易发生失稳,两侧锥辊的动态成形力越不容易平衡,因此,锥辊的锥度越小,其成形难度会越大。

图5 90°多锥辊摆辗模拟仿真结果

图6 45°多锥辊摆辗模拟仿真结果

图7 30°多锥辊摆辗模拟仿真结果

图8 ~图10 为成形过程中多锥辊摆辗载荷图,从图9 中可以看出,锥辊载荷先增加后减少,随着变形的进行载荷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停止进给,对圆盘进行整形,载荷逐渐下降。图10、图11 为45°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和 30°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相对于90°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45°和30°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在载荷最大值有一个持续阶段,这一阶段载荷变化不大。随着锥度的减小,总体载荷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锥度越小,摆头与坯料接触的面积越小,所需摆辗载荷越小。

图8 90°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图

图9 45°多锥辊摆辗载荷图

图10 30°多锥辊摆辗摆辗载荷图

结论

⑴不同锥度锥辊对成形后的圆盘形状影响不大。

⑵边缘折叠情况随着锥辊锥度的减小而增加,锥度的减小会增大其内部缺陷。

⑶随着锥度的减小,总体载荷逐渐降低,能有效地减小载荷。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