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机器人技术 正文
微链机器人 | 不用元件库、不用CAD,AI让PCBA AOI编程从3小时到5分钟!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5年11月13日

对大多数使用AOI进行PCBA检测的制造商而言,真正的痛点不是硬体,而是一款检测软件的编程。

一块新板导入,需要先准备CAD文件、建立元件库,接着一个个人工画框、设定阈值,才能建立一个可用的检测程序,整个过程通常要花上一名专业工程师3~5小时。更麻烦的是,一旦元件换料或工艺变动,整套程序就得重新编一次,所有参数与规则标准都只能依靠工程师的经验累积。

而现在,通过AI自动特征辨识,系统能自己画框、自己设阈值,让原本几小时的编程,缩短到五分钟,真正做到不用CAD、不用元件库,AI自动编程。

传统AOI:依赖CAD与元件库的人工时代

传统AOI的核心逻辑,是「基于规则(Rule-Based)」的检测方式。软件只是依照人为设定的颜色差异与灰度值去比对影像,工程师必须手动定义每个元件的检测区域、颜色范围、极性方向、焊点形态与判断阈值,同时还需要依赖CAD文件提供元件封装与坐标资讯。

这也代表,在检测开始之前,每一块板都必须先完成编程。而一旦遇到换料或工艺变更,工程师又得重新调整或建立新规则。此外,为了避免漏检,工程师往往会将阈值设定得极为严格,结果虽然漏检减少了,却产生了更多误报与误判,导致后续还要花时间进行二次确认与人工筛查。

AI AOI 的现实:还没真正脱离CAD

近年来,许多AOI厂商也开始导入AI技术,标榜能「自动画框」。

但实际使用时,这些系统仍然需要依赖CAD文件中的坐标资讯或既有的元件库,并未真正做到完全自主编程。原因在于,多数所谓的「AI AOI」仍然是以传统规则为基础,AI只是取代了部分人工操作,并未完全改变检测逻辑。

DaoAI AI AOI

以视觉 AI 为核心让 AI 学会自己发现差异

不再依赖预设规则或人工阈值,而是让 AI 直接从影像中「找出差异」。

AI 只需由金版进行拍摄进行建模,AI自动辨别元件位置并且完成画框,学习各种元件、焊点的形状、亮度、纹理与相对位置关系。

当投入新板检测时,AI 会先自动画出元件检测框,提取视觉特征,并在比对时主动找出与标准样本之间的差异区域。

对工厂而言,这样的改变带来两个实际效果:

  • 编程速度加快: 无需CAD与元件库,由3-5小时缩短至5分钟。
  • 检测结果更准确: 由 AI 根据实际影像特征自动判断标准,减少因参数设定过严造成的过杀,整体检测结果更稳定、可信。

AI 的反馈学习越用越准

AI AOI 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反馈学习」。每一次人工确认的误报可回馈至模型,用以修正判断逻辑。

这代表每一条产线的实际经验,最终都能转化成新的训练数据,让 AI 的判断越来越贴近真实制程。过去需要靠人「经验积累」的部分,现在由 AI 学习完成。

从依赖规则判断的传统 AOI,到能自我判断的 AI AOI,差别不只是流程变快,而是逻辑的改变。AI 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能主动判断差异、持续优化的检测核心。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