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经销商欲步入集团化发展 车市销售渠道遭遇变革
:  zaoche168.com   2008年12月03日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各产业都在这股寒流中努力寻找出路,但终究还是有少部分不幸者。近日,金融危机对汽车业的冲击显示出强大威力,由于资金短缺,山东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华达集团经营遭遇困难,旗下所有4S店现已全部处于半停业状态,销售无法正常进行,破产传言四起。

 

那么,作为长江中游的汽车制造城市,中部消费的主要集散地武汉,汽车经销商在历经了数月的金融风暴中,其生存状况到底如何?他们正在经历和即将要面对的难题到底有哪些?本报深入经销商进行调查采访,目的是及时传达经销商的呼声和要求,帮助经销商建立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车市的健康发展。

 

最大压力来自于销售

 

国内汽车业在历经了近数年发展后,汽车产业链的终端销售商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汽车经销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在汽车经销商的压力主要来自销售,特别是到了年底。”连续几月未完成销售业绩的某汽车品牌工作人员陈先生说,“而且今年总体情况也不理想。”

 

“其原因是消费能力跟不上,经济环境不好时内需无法拉动,加之车市竞争激烈,使本来就不理想的销售更加糟糕。”陈先生同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内汽车4S店约在80家左右,这其中不包括一些3S店或综合经销商,这些网点基本涵盖了现阶段在国内销售的品牌和车型。稍微大一点的汽车品牌根据地域的划分,武汉的销售网点都有3家,多的甚至达到了78家店。

 

“汽车品牌的增多,同门的相互竞争,无疑使粥越来越少。”

 

目前,众销售商的共同心声就是希望消费环境能好起来,特别是在年底能多销售一些车,这样就可以获得汽车厂商更多返点,资金链上也不至于有太大的窟窿或断裂。

 

一汽某合资品牌的汽车销售商郑经理认为,目前,只要是老店都应该抗得住,因为有售后在支撑着,新店就不好说了。

 

生存都靠售后

 

“汽车不好卖,卖车赚不了钱。”这句话在早些年就成了汽车经销商的口头禅。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新生代汽车品牌和车型大量涌入车市,使有限的市场空间充满挑战和竞争,为了求得生存或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车价几乎是每天都在降,有的销售商甚至是在亏本卖车,他们生存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售后的肩上。

 

“这是正途,现在指望销售赚钱的时光已经不复存在了。”郑经理表示。

 

在卖车不赚钱的情况下,许多经销商转向争吃汽车售后服务这块蛋糕,不过,以前售后这块蛋糕是作为车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如今这块蛋糕是他们维持生计的一根救命稻草。

 

据介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以前售后的利润要占到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的70%。因此,有很多精明的车商早在几年前就看中了售后服务,而且不少经销商表示:“卖车不赚钱不怕,如果售后服务不行就要命了。”

 

某进口车经销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车市不好的情况下,整个4S店每月的基本开支都是靠售后在撑着,现在武汉幸好只有一家店,而且还有一定保有量,否则日子也不好过。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数年之后依然能存活的车商其经营模式应该是:靠卖车“圈地”,靠修车赚钱。

 

销售商步入集团化发展

 

根据走访调查发现,汽车经销商经过近几年车市的洗礼,逐步开始大浪淘沙。武汉不少汽车经销商开始步入集团化发展道路。

 

武汉汽车经销商在历经风雨之后,逐渐形成了几家独大的销售集团,如三环、康顺、恒信德龙圣泽、建银等,都已经是多品牌的集团式发展。而且据三环和建银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他们还将拿新品牌,增强规模化发展后实现新的利润来源。

 

据了解,在武汉,除少部分畅销品牌的单个汽车经销商日子还算不错外,在市场持续低迷的今天,还能应付危机和压力的就数那些捆绑作战的汽车销售集团了。

 

“这种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壮大提升了在市场中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经销商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业内人士陈先生表示,即使某一个品牌经营情况不理想,但还有其他品牌可以支持,协同作战比单个的风险小很多。

 

但是,不是走上集团化发展路子的经销商就一定能平安无事,如果仅靠多品牌而没有形成集群化效应同样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无论是横向扩张还是纵向延伸,销售集团都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近日耳听传言,现武汉的某汽车销售集团,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境地,有可能将整个集团打包出售,开出的价码达到了好几千万。记者还听说,由于该集团前几年盲目扩张,先后代理过多个汽车品牌,但成气候的屈指可数,而且由于集团还涉足多个产业,因此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命运危机四伏。

 

消费税使进口大排量车销量下滑

 

在中国,由于受盲目消费或攀比心理的影响,高档豪车和大排量车一向受宠,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使经营这些车型的经销商喜上眉梢。可是,随着91日起实施的汽车消费税新政,这些曾经风光的销售商也少了几分笑容。

 

“自新消费税调整后,大排量的越来越不好卖了,生意有明显下降。”一进口豪华品牌车商说。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消费税税率调整对国产乘用车影响有限,但对进口乘用车影响较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了21万多辆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其中3.0升以上的轿车32353辆,3.0升以上的SUV 57508辆,再加上其他车型,大排量乘用车进口超过9万辆,占进口汽车总量的43%

 

另外,新消费税实施以后,3.0升至4.0升乘用车的进口成本增加了13%左右,4.0升以上乘用车的进口成本增加了33%。价位在200万元左右的豪车在实行新政策后的平均涨幅在40万元;而价位在130万元左右的豪车平均涨幅在25万元。

 

“这样大幅度涨价后,使部分购车人开始犹豫或改买其他排量车型。另外,购买豪车的有钱人通常都有投资其他产业,受金融环境影响,相信他们的资金也会出现问题,这使得很多人放弃当前买车的计划。”众经销商表示,等几个月再看看,或许明年车市会有转机。

 

因此,在消费能力有限和新政策的打压下,高档豪车及大排量车也正在走下坡路。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